2018年8月2日星期四

果壳网

果壳网

EmailThis Premium lets you save unlimited bookmarks, PDF, DOCX files, PPTs and images. It also gives you a PDF copy of every page that you save. Upgrade to Premium →

听说每个公司都有一个奶茶小分队?甜点时分,一群人相约点奶茶。

而到了周末,排长队买奶茶的人就更多了。

越来越多的奶茶成为网红 | thetripaddict.com

热闹的奶茶店,你是不是去过? | 正版素材来源:图虫创意

排队等奶茶,有你不 | 正版素材来源:图虫创意

虽然奶茶盛行,但是关于奶茶的成分和安全性,有的朋友估计还是存疑。今天我们来科普奶茶的这些事。

珍珠果不是塑料

如果你听到有人说奶茶珍珠果是塑料的,可以回怼:不是!

几年前,奶茶里的珍珠被传是塑料做的是肠梗阻的元凶。

曾经有一个真人胃部CT照片在社交网络上疯传:照片里的胃部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白点。据网友说,这些白点就是珍珠奶茶中的珍珠,因为这些珍珠都是用塑料做的(未证实),所以导致了肠梗阻。

社交网络上热传的胃部CT照片 | 新浪微博

有关媒体记者亲身试验,证实网友所传照片的"真实性" | 新浪微博

珍珠奶茶中的珍珠如果使用糯米、葛粉等粘性较强的原材料,且不经咀嚼就吞咽到胃里,确实会难消化一些,在CT扫描下也是有可能出现图片中的小白点。

但造成肠梗阻就比这个未消化的白点复杂多了。

肠梗阻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肠道不通畅,造成它的原因是很多元化的,这跟患病者的胃肠吸收功能和所食物品都有关系。本身胃肠功能不太好的人群或是幼儿和老年人,喝大量的珍珠奶茶会有风险。

珍珠果是淀粉做的

珍珠奶茶中的珍珠其实是淀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粉圆产品,常用的木薯淀粉是一种。除此之外,为了口感需要,还会用一些小麦蛋白和食品添加剂。

加入小麦蛋白,是因为小麦蛋白有很好的水合性质和结构性质,能够更好的跟淀粉结合,同时使淀粉"珍珠"更加弹力可口。小麦蛋白是一种蛋白质,除了某些对小麦过敏的人,小麦蛋白不会对人体构成任何危害。

你是被奶茶的颜值打动的吗? | pixabay

所有淀粉食物吃进去后会产生糊精,糊精的安全性是不用担心的。糊精是淀粉不完全水解得到的降解产物,是数个至数十个葡萄糖组成的寡糖和聚糖的混合物,包括有芽糖糊精、环状糊精等。我们平时吃饭、吃面包等含淀粉的食物,进入消化道后也逐渐分解糊精、再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使用。

添加剂是可食用的

珍珠中的化学物质都是正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珍珠里的食品添加剂主要是甜味剂、凝固剂、稳定剂和增稠剂 ,如芒硝、氯化镁、羧甲基纤维素钠等。

我们一一来看:

甜蜜素,又称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是一种无能量的化学合成甜味剂,甜度是蔗糖的40-50倍,具有一定的后苦味。主要用于软饮料、水果蜜饯、冰激凌、糕点、糖果、酱菜以及明胶点心、果冻、果酱等等。

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甜蜜素在糖果中的使用量不得超过0.65 g/kg。甜蜜素的安全值(ADI值,每人每天允许摄入量)为0-11mg/kg体重,即每人每天最高可摄入11mg/kg体重,也就是说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如果每天摄入660毫克,长期食用也不会有不良后果。而喝一杯奶茶的珍珠量最多大约20g(甜蜜素含量最多为0.13mg),意味着要喝100杯奶茶,甜蜜素的摄入量才有可能达到130mg,超过国家标准

你一天喝几杯奶茶? | 正版素材来源:图虫创意

芒硝,别名硫酸钠。它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做加工助剂使用。根据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硫酸钠作为加工助剂在可在各类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残留量不需限定。国际权威机构JECFA对芒硝进行评估,暂时没有对硫酸钠的ADI值作限定规定。

氯化镁,作为凝固剂和稳定剂加入到珍珠中的,它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常用于豆制品中。奶茶的珍珠,要形成珍珠状是需要凝固剂的不过,氯化镁的使用范围并不包括粉圆(也叫波霸),如果使用属于超范围使用。但是,这也不一定会有安全问题。因为氯化镁具有较强的苦味,通常的添加量小于0.1%。商家不会过多添加,因为奶茶会变得不美味

奶茶奶精没那么可怕

用牛奶调制还是用奶精调制,这要看一杯奶茶所需的成本。即使奶茶调制中使用奶精替代牛奶,适量饮用也不会威胁健康。

奶精对健康的危害主要是反式脂肪(TFA)。奶精中含有氢化植物油,的确可能含有反式脂肪,但含量并不高。调查数据显示,奶茶/奶精的反式脂肪平均含量仅为0.41克/100克。

适量的奶精没那么可怕 | 正版素材来源:图虫创意

而且,反式脂肪酸是否会对健康产生危害,还是要看究竟吃了多少。世界卫生组织(WHO)2003年建议反式脂肪酸的供能比应低于1%(注:反式脂肪酸的供能比是指反式脂肪酸提供的能量占膳食摄入总能量的百分比)。而据统计,我国男性和女性的TFA供能比均为0.2%,2011年北京、广州这样的大城市的居民的TFA供能比为0.3%。也就是说,我们中的多数人反式脂肪摄入量都不会超过推荐标准,偶尔喝点奶茶也不用太担心。

胃肠功能不太好的人可能要小心珍珠果。但对于排队买奶茶的你们来说,可以放心接着买了。

一个AI

喝奶茶挺安全,就是会胖。

本文来自果壳网,谢绝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果壳网

ID:Guokr42

整天不知道在科普啥的果壳网

建议你关注一下

对,这是一个二维码

给果壳发送【二维码】告诉你原理

点赞的怎么喝都不会胖

Source: 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imestamp=1533233409&ver=1036&signature=uG20qjTSrK9aMO4p3oCiX7jY2lYNXTo5CyHybtQdjUdlC0-D2Kr8izpqJzkZuCXauhUuAWvmni1i6fMkbrFFbeduS2mli6Z1P4XgsLFdfTBLImTUPYyiWz*EZY7J*eZl&new=1

Upgrade to Premium Plan

✔ Save unlimited bookmarks.

✔ Save PDFs, DOCX files, images and Excel sheets as email attachments.

✔ Get priority support and access to latest features.

Upgrade to Premiu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