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的科教兴国,开始了!
原创: 顾子明 顾子明明公 昨天
暑假刚刚结束,各种重磅新闻纷至沓来。
今天一早,商务部就发布消息了贸易谈判的最新消息,应美方邀请,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拟于8月下旬率团访美,与美国财政部副部长马尔帕斯率领的美方代表团就双方各自关注的中美经贸问题进行磋商。
而与之相对应的新闻,则是昨日,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开幕,负责牵头中美贸易谈判的刘副总理出席并讲话,表示要大力加强教育,培养更多机器人领域发展所需人才。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世界各国携手应对诸多共同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说起来,过去几年,代表参加世界机器人大会的,一直都是分管科教文体卫的副总理。而今年,改由分管金融商务工业的副总理参加,这背后隐含的信息,是今年新一届政府中,我国科技观的改变,将科技与工业分成了一组。
而这不仅仅是巧合,同样是假期中的8月9日,我国成立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继总理出任组长之后,刘副总理出任当副组长。还有,就在8月4日,中组部陈部长受委托,看望以两院院士为主体,暑期一起来秦皇岛休假的专家,并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
对于一直紧盯假期的吃瓜群众们,会发现,假期的三个大新闻,统统都指向了一个方向,那就是科教兴国。
对此,不禁令从小梦想是当科学家的我心潮澎湃,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终于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
嗯,顺带我又对此次中美经贸摩擦的升级有了点新的看法,就像刘副总理说的,危机只有发展到最困难的阶段,才有可能倒逼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记得去年的时候,我写了《卫国战争》三部曲时,以二战期间的苏联为例子,来分析我们如何打赢这一场"伟大的卫国战争"。
战争是残酷的,不过在人类工业化之前的历史上,受于生产力所限,欧洲和日本千人级的规模,就堪称是大规模的国战了。可是,进入工业化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战争的规模被无限的扩大,仅二战中苏联一方的伤亡就达3000万之巨,这也意味着整个苏联的青壮男性中一半以上都非死即伤。
可即使是这样,完成了工业化的苏联,工厂里面仍然能够大规模生产数装备数千万人规模的坦克、枪械和弹药,正是凭借着工厂流水线下来的钢铁洪流,苏联红军轻松的逆推纵横欧洲的德国军队。
而这种自信也一直延续到现在,就在几天前,面对德防长表示,要对俄采取更严厉措施时,俄防长表示:
我认为他们200年内都不该提起这个话题。
要想跟俄罗斯来硬的,最好去回顾一下历史,要是历史没学好,就去问问你爷爷,对俄罗斯强硬的下场是怎么样的,他们应该能给你答案。
对中国也是如此,经历工业化之后,我们的人均寿命翻了一倍,从30多岁上升到70多岁,民国时期每年都会爆发的大饥荒,在我们学习苏联完成第二个五年规划之后,就从中国的大地上消失了,我们也从4亿的环境人口上限,迅速上升到如今的14亿后还有大量的富余。
甚至我们的幸福感,也远不是工业化之前的祖先们所能想象的。
幸福生活背后是工业化,而工业化的背后是教育。
全球那么多的发展中国家,为什么就中国如今迅速完成了工业化,甚至还有了跟美国叫板的势力?答案是我们建国以来,历代核心都在积极推动教育。
毛主席带领我们从零开始,靠着大队组织学习,提升了全国的识字率,几乎消灭了文盲,带领着我们进入了工业化。小平同志通过恢复高考和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带领我们实现了科研上的大飞跃,奔向了现代化。第三代领导集体,更是通过大规模的高校扩招,为我们迎接WTO的全球化和互联网浪潮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可以说,如今我们看到果实的背后,都是当年一代代人前赴后继种下的种子和辛勤的耕耘。
最近呢,随着中国社会开始进入老龄化,很多人开始反思过去几十年的计划生育的问题。
对此,很多当年鼓吹计划生育的专家们又跳了出来,表示,随着未来机器人时代的到来,多生孩子就意味着大规模的失业。
看着他们自娱自乐,说的看似有道理,我不禁暗笑,实际恰恰相反,我们庞大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正是我们迈向下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基石。
中国这些年工业能够在开放之后迅速发展,最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庞大的高素质人才供应,另一个是这些人才所孕育的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
就像有人说过,中国有13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那就成为很大很大的问题。同样,在中国任何微乎其微利润的产品,一旦乘以13亿的庞大市场,都会变得有利可图。
而与此同时,我们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又会为这些有了可图的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创新。这些创新企业进入一个领域,就会凭借中国庞大的市场摊平成本,将这个蓝海变成红海,使得很多外资无利可图,纷纷退出该领域。
这也是中国为何能从建国之初的一个农业国,历经半个世纪就能飞跃三次工业革命,成为全球最强大的工业国之一。
那么,下一代的工业在哪里呢?按照德国的工业4.0说法,是制造业的智能化。
目前看来,未来有机会在工业智能化中博弈的,不过是美国、德国、日本和中国四个国家。不过,每个国家都有其显著的短板。
首先,日本的企业文化和庞大的商社体制不利于创新,我们能看到,其在广场协议后,先后错过了最近二十多年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两次浪潮。
其次,美国工业的衰落和庞大的锈带人口,同样也是进一步工业化的巨大阻碍,以至于德国竟然能抢在美国之前来搞工业4.0。
再次,至于德国自己,看着美英两国不断的使绊子,倘若未来不能整合欧盟的市场,嗯,怎么说呢,德国那点人口放在中国,省份排行都进不了前三,扣除xxx移民,都只能排国内第八,他凭什么市场和劳动力实现大规模量产?
而最后的中国呢?一方面作为基建狂魔,拥有全球顶级的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作为世界工厂,海量的制造业企业,面对竞争和巨大的市场,也有主动升级转型的意愿。(不升级就会被环保干掉)
我们唯一缺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大规模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未来中国真正需要推进的工作也只有一个,那就是教育与科研。
而这,这也是自贸易战开始后,中央层面正在积极推进的。相信看明白这一点,大家自然就可以把握住大势并从中获益。
至于,未来机器智能化之后,会不会造成大规模的失业?其实不必过分担心,在我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下,生产力爆发式发展之后,首先实现的,应该是英特纳雄耐尔!
长按二维码,关注
顾子明
喜欢作者
41 人喜欢
阅读 832912784
广告
十三幺笔记
不上班有不上班的活法
关注
精选留言
写留言
300
博
明公果然很准 没想到规格这么高 药监局要换血了
679 作者
嗯,真么想到,连毕局长都被拿下了.......这次是要彻底掀翻了....
510
冰洋
施一公先生任校长的西湖大学,到美国名校挖人啦
在哈佛的朋友去听了,总结如下:
1 助教,美国给你多少薪水,西湖大学翻几倍给
2 副教授、教授,启动经费外,西湖大学会保证你未来5到10年持续的经费支持,完全不用写经费申请,不要求每年论文发表数量,可以去攻关感兴趣的世界难题,花5到10年发一篇大文章。
3 住房直接发放,150平起。
4 将会提供200个PI职位,从助理教授到冠名讲席终身教授,会招收3000名经过严格挑选的博士研究生。
5 只要全职入职西湖大学,帮你家人买高额商业医疗保险,你太太/先生,包括全部子女。
6 只要全职入职西湖大学,以后你的小孩如果想再回美国读大学的学费,西湖大学出。
杭州市长说,你们要什么,我们给什么,200亿也不过就是修200公里高速路的钱。
147
susan
明公 如何看待人民日报刊文 全面放开生育啊……
446 作者
再不生,没人了.....
239
胡
今天新闻联播第一则新闻,主持人一直望着稿子念。
440 作者
休假回来第一件事儿,就是办这个.....可见多么重视
245
希希蛤蛤
你是不是被收编了,每天都是打鸡血
384 作者
收编还好了呢,plus那个号就不会跪了.......
116
王淦诚
明公,我是个生物材料方向的研究生,以前一直看着各种劝退贴瑟瑟发抖。幸好有您的文章做出科教兴国的判断,给我一剂强心针啊。
314 作者
材料方面应该是我国最弱的领域之一了吧......任重道远啊
128
王凡
又是教育产业化吗?现在公立学校是不补课了,老师在课堂上也只是照本宣科了,有钱的都花费以往10倍的代价去培训学校补课了。没钱的自生自灭
269 作者
未来公立教育肯定要定向放水
81
痊愈_
看多明公总是使人莫名积极,可是被很多朋友觉得虚伪,他们觉得体制纯粹是垃圾,个人不择手段过好才是正确,现在有点迷茫了,到底怎么算对
253 作者
有希望才有未来,抛开负面情绪才能把握住机遇。
248
ﺭ并亲了你一下哦ﺭ小可爱
最近很多人在聊人工智能中国与美国比肩,但是我作为一个电信工程的学生觉得我们其实还有很大差距的,硬件芯片方面就不说了,大家说的太多了。已经引起重视了,说说软件,大家感觉我们的BAT很厉害可以和fb,ama,gg相提并论,可是还有很多更多大家不知道的例如cad,cadence pads,这些顶级的工业软件,这些才是真正人工智能人的底层驱动引擎,类似这样的软件国家不能说没有,但就大部分学校实验室和国内顶级工业大公司如华为也是一律每年千万美元的软件授权费,这些钱是没多少,可是一旦这些软件被断供,什么销售额都是瞎扯,有人说破解,说破解的对不起了,您不适合讨论这个问题了,纯属抛砖引玉,希望大家看到乐观的地方也要保持适当清醒
108
冯回路转
明公,如何看待今天晚上《新闻联播》对长生疫苗的处理决定?官员都凉凉了,那厂家的高某女会怎么判刑,还有就是山东疾控中心的官员会怎么处理?
245 作者
把文章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拼起来,就是堆长生疫苗以及之后事件发展的推演
54
张宇丰
如果人工智能 机器文明 生产力大爆发使得国民实现共同富裕的话,那说真的共产主义也就姗姗来迟了吧?!
232 作者
真来临了,就是少数精英就能养活大量的懒人,再之后,懒人脑后插管搞娱乐.....再之后,人类慢慢分裂和进化成两种人........(以上脑补)
84
ぺ灬尐咾头ル
这种趋势下,将来一二线与三线以下城市教育水平差距是不是会越拉越大?
212 作者
会,两者面对的是不同的工业时代
201
Cnns
基础教育是关键吧,只注重高层的革新,而不注重底层的积淀,可能会头重脚轻,根基依旧不稳。从县城以下的情况来看,当前公立教育是极其失败的,虽说义务教育全部免费,但是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很差,大多家庭选择让孩子去私立中学,而私立中学在占用公用教育资源的同时,收取高昂的费用,并且唯分数论。另外,当前受到网络极速发展的冲击,底层的孩子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有了更多的欲望,而他们受自身环境的限制,并不能有效的解决自己的需求也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欲望,从而造成极大的失落感,进而导致颓废,厌学。教育的失衡,手机、网络的冲击等等造成寒门难再出贵子。可是底层人口依然是大多数,希望高层能持续关注,希望更多的人能为底层教育呼吁发声。
156
mao099
有能力多生孩子吧!子宫才是世界上最厉害的生化武器!
189 作者
嗯,欧洲已经快.....哈哈哈哈
189
黑暗童话
新华日报:公民按工资基数缴纳生育金
设立生育基金制度,尽量实现二孩生育补贴的自我运转。可规定40岁以下公民不论男女,每年必须以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生育基金,并进入个人账户。家庭在生育第二胎及以上时,可申请取出生育基金并领取生育补贴,用于补偿妇女及其家庭在生育期中断劳动而造成的短期收入损失。如公民未生育二孩,账户资金则待退休时再行取出。生育基金采用现收现付制,即个人累计缴纳而尚未取出的生育基金,可用于政府对其他家庭的生育补贴支付,不足部分再由国家财政补贴。
39
Chin
15亿人后,粮食问题怎么解决?
184 作者
农业机械化和能源化,数据难听的,只要解决了能源问题,中国土地上养70亿人口都不难
60
孙浩
明公,是不是意味着以后公办教师的待遇会越来越好,真的能实现工资待遇不低于当地公务员了?
171 作者
肯定会越来越好,但是超过公务员,不现实......
83
zs
我们公司几个人,尽然能够忽悠到集成电路大基金10亿投资。不看好额
164 作者
现在只要方向正确,有数不尽的钱可以赚.....
63
方胜°
小时候想当科学家,长大后发现当明星网红好,现在感觉可以不忘初心了
151 作者
是毕业后投入到蓬勃发展的房地产行业了,所以,遏制房价很重要......
63
N-Sakura 🏙
机器人智能化 所以………难道我们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如何做机器人?
151 作者
大学生的确是一个方向.....
44
昆老师
今天,有传,东北,朝鲜,恩哥。明公听说了吗?
151 作者
假的
51
解缙
这么自信,看来没少研究大大的书籍啊
149 作者
不研究他的书,怎么写时政文章......靠脑补吗?
76
Shc
对于学术圈而言,现在的资源太集中了,有资源的大量浪费,没资源的什么也干不了。这种状况有可能改变吗?
147 作者
当然会啊,要不然为啥陈部长要带着那么多人去找院士们谈心.....
100
圆滚滚
科教兴国方向是对的,只是现在的体制是否能够担当大任?这两天刚刚爆出红芯科技用开源内核冒充国产浏览器内核忽悠到25亿国家融资,要是还是玩大炼钢铁那一套,只怕会造成极大的损失……
143 作者
这种损失是绝无可能避免的,只是希望浪费少点
45
阿K
您对学诚法师辞去佛教会长一事,怎么看?
138 作者
两个字,利益
53
107,出发!
庞大的生产力,隐含着就是过剩的牛奶,如同鸠摩智练小无相功,真气乱窜
131 作者
肯定的,科技的进步势必导致收入两极分化与产能过剩,就看怎么"化解"了
127
xts
计划科技,哈哈哈
114
甘草
明公故意说假话了哈,太宗在高科技领域特别是军工这块是倒退的好不。
126 作者
很多事情不能一棍子打死,很多事情,是当时一边倒付出的代价
61
海南南海
想问一下明公,这次进口博览会级别高吗?
124 作者
非常非常高
46
枯木之东
会不会太乐观了?! 以后可能会出现人类比不上机器人,寡头控制下的时代 机器人可能比人类还更有价值
116 作者
必然会出现,逼着人类继续进化呗......
110
徐涵
本想说积重难返,远水解不了近渴。显得我太悲观了。
那就盼着是亡羊补牢未为晚矣。
65
赵金玲
明公,第一次有人从产业链升级的角度看待营改增,佩服佩服
109 作者
不升级,我们一起陷入中等发达陷阱里面......
106
Bailey*贺柳
同时代的人,几乎人人小时候的理想都是当科学家
49
liang
工业4.0实质上是智能的智能化,大有可为。
100 作者
智能的智能化有点太可怕,让我想到了黑客帝国
36
里加
那中学教师这一职业未来很吃香吗?
98 作者
资金涌向哪里,自然就会比以往更爽,至于能不能把握住机会实现飞跃,则在于自己
98
Road
中国已经完成了扫盲和教育托底的工作了,接下来应该要大力培养高精尖人才了,而这需要经济保证、制度保证、文化保证。。。
51
Zandy Mu
兴不兴国不知道,反正以后韭菜得自己施肥。
95 作者
放心,为了韭菜长得好,松土施肥都会有人做的
94
😺
我党在解决失业问题方面应该是最牛逼的。其实个人认为就业是个政治问题,而不是经济问题。从计划经济的角度来讲,随便计划一下,失业问题就能解决。so easy
91
灰灰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真的是金句啊
85
yurnero
历次的工业革命不是消灭工作,而是通过生产力的提升,推动产业结构的复杂化和社会形态的复杂化,只会催生出更庞大的社会结构和更多种多样的工作岗位。所以怕智能化了,人类没饭碗的简直是杞人忧天。生产力的进步只会解放人类,把人从简单繁重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投入到更有意义的事业中去!(比方说英特纳雄耐尔的事业)
84
刘YK
所以现在市场上有了各种培训班,python培训班,java培训班,人工智能培训班....
80
Ran
北京规划在门头沟区投138亿,5年时间建成具备世界影响力的人工智能科技园。也应是国家层面的一股科技力量吧。
79
翔~
千秋功业一把梭
78
失学少年
中国从78年宣布改革开放到现在,短短40年时间就成为令美国忌惮的大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教育和庞大的人口基数相结合,为各行各业输送了大量人才。跟发达国家的顶尖学府比,中国的大学教育还差得远,但是这些学校整体来说极大地提升了技术人员的水平,这些庞大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才是中国能在这几年取得重大突破的根本原因。其实很多问题我都不太担心,因为老祖宗基本上都留下了答案;最担心的问题就是人口
74
刘一寒
人口多以后不是问题,大力发展服务业就是了,健康,旅游,养老以及教育,都需要大批的人才。远了看,国际援助甚至征服宇宙,每样都需要人才。
71
彭远杰
哈哈,今天新华社发了一个文《传承西迁精神》:配的视频,就是西交机器人队的视频
70
anew
科教兴国才真正符合实干兴邦的思想啊
66
♛漫天星雨♪
俩千年历史中中华民族重视教育从未间断,尊重人才也成为民族性格,虽然走过弯路踩过坑,但总能修正航向
45
Xuening
international 占领全世界
发自我的 iPhone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