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日星期四

2018年8月2日 下午11:52

从P2P雷爆,到A股的再一轮暴跌

原创: 顾子明 顾子明明公 今天

伴随着我大A股的又一轮暴跌,今天极路由创始人还发了一封凄凉悲壮的公开信,称公司现金流断裂,销售渠道被封,个人房产都已抵押给高利贷,公司进入了至暗时刻。

说起来,这家拿了创新工场等风险投资,在智能路由器市场一度占据了60%份额的公司,并不是被小米、百度和360击垮,而是最终垮在了P2P的雷爆上面。

今年6月,中国P2P圈开始雷爆,极路由的金主P2P公司被立案,7月,京东下架了所有金融类和区块链产品。依赖P2P支撑的极路由,其金主和销售渠道全部被封死,因此,也就只剩下了死路一条。

而极路由的"暴雷"仅仅是开始,一度把"7-11"便利店几乎所有区域经理都挖走"邻里家",号称堪比国际水平的连锁便利店,也在昨天宣布旗下168家门店全部关闭。

"邻里家"垮台的背后,与极路由一样,也是因为其背后的金主P2P公司雷爆并被警方控制......

这样的故事,相信仅仅是开始,而这些曾经的明星公司,如今的轰然崩塌,指向的,都是今年六七月开始P2P雷爆。

而随着这批雷爆,所有依赖P2P资金的企业,几乎都是一片哀嚎,随着信心的崩塌,每天,整个P2P平台的资金规模都是数亿元的流失。即使正经做生意的公司和做平台的P2P,也都面临着抽贷和挤兑的局面。

因此,只要没有一只政策的手来拖住,最终信心的崩塌不仅会把那些搞旁氏骗局的P2P干掉,甚至很多正经的P2P也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最终毁掉的,是自2014年互联网金融大潮以来,那些依赖于P2P金融而迅速成长起来的企业。

最终,这些依赖于互联网金融的创业企业的崩塌,也会通过股权和债权的金融链条,传导至创投基金、私募基金甚至上市公司身上,实际的,本次P2P的崩塌,也是对一个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新兴经济群体的一次系统性的打击。

而对比一下,这十年来节节暴涨的房地产,别看引发了那么大的民怨,可房产税那么多年也没推行下来,不仅仅有地方政府的极力阻挠,同样还有一大群的专家学者说房地产税降不了房价。

而反过来看,正是由于这股互联网经济带动的新兴经济群体,既缺乏足够的政治影响力,也缺乏台前的喉舌与发言人,所以第一个开刀的就是他们。

同理,我们看,金融去杠杆,刚去了影子银行和P2P的杠杆之后,正往深水区探的时候,就有金融首席们就跳了出来,把金融去杠杆直接跟意识形态挂钩了,甚至不惜大量扭曲事实,借用国际压力,鼓动金融他的金融同事们抵制改革。

甚至负责金融的央行与财政部,竟然也在半个月前搞了一场隔空交手,不惜破天荒的把两者的矛盾公开化。

背后所驱动的,都是各自小集团的利益。

而就像作为著名的某首席,靠街头小道消息来理解国际政治,连中俄关系和中朝关系都能搞糊涂,如此拼凑来论证自己的结论,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所以,随着大幕的拉起,无论是国内金融领域的喉舌们,还是境外的媒体们,未来一段时间,释放的负面内容,只会更劲爆,更系统性。

对此,我方的办法也不多,基本上只能硬顶着国内国际的各种压力。

而说起来,这一场中美最高意志的博弈过程中,两者比拼的,实际上就是承受各自国内利益集团压力的能力。

而只有顶住压力,才能获得更大的利益。

就像深处负面旋涡的马斯克为了挽救股价,拼了命的打中国牌,深处干扰选举旋涡,股价大跌的脸书,也偷偷搞了一个杭州的分公司,甚至被欧洲高额罚款并阻挡的谷歌为了维护股价,也把多年前的中国计划漏了出来。

新经济的三巨头如此默契打中国牌,这是巧合吗?


因此,仗打到这个份上,面对压力,我们的未来也会非常的明确,决策层必然会忍着痛继续打下去。

而对于资本市场,未来也可以很容易的预判出来。

一方面,就像今天的股市那样,在很长一段时间来看,国际的压力之下,中国的资本市场是没有好日子的,大家刀口舔血自求多福。

另一方面,既然我们抻下去,必然不会放任资本市场像P2P那样雷爆,引发恐慌,因此就像汇率那样,国家队势必会守住几道防线来托市和打防反,因此也不必过度担心市场,毕竟,我们明面上还是市场经济。

因为对于市场来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长按二维码,关注

本以为今天解禁,结果又追加了一个七天大礼包,这是逼着我跟着一起放暑假啊,好吧,那我就借着放假七天,每天简单写写短评吧......

顾子明
喜欢作者
81 人喜欢

阅读 685432736
广告
腾讯优图AI开放平台
用科技,改变你的生活!
关注
精选留言
写留言
127
天涯路
明公,没觉得高博说得有什么不对的,大家都是炎黄子孙,各抒己见有怎么又阴谋了,难道把嘴捂住就好了。觉得高博比你要高明一万倍。
749 作者
每个公众人物的发言都有自己的目的,我只是教大家琢磨他发言背后的目的。至于你们愿意听他的话,还是去琢磨他背后的想法,取决于你们自身的智力水平。
466
赊月沽酒
稍微懂点世界近代史的人都清楚的明白中美关系目前的处境,某首席的消息来源和结论表面上看是对国际政治的无知,实质上看是某种利益集团的代言,目前和首席一样的观点和立场的公知不在少数。这类人目前这种行为不是傻,而是坏。
74
核桃微笑了
后两段自相矛盾啊 倒数第二段自求多福 倒数第一段说会托市
350 作者
不矛盾,最近俩月,你跌的肯定比大盘跌的惨
57
梁骞
明公,胡鞍钢那件事您怎么看
308 作者
早该让他闭嘴的……我一直反对明面上讨论中美竞争
43
呆呆的笨鱼
最近寺庙狂删评论怎么看?
294 作者
两个月后,有大事。必须要遏制舆论。
45
KD
明公,关注已久,求个前程。我从事互联网行业,服务的是中小微企业,在沈阳。感觉目前和将来小企业会很难生存和经营,给他们服务赚钱会很难。不知道我的感觉对不对,是否目光短浅了,所以,我还值得一直做下去吗,付出时间,而且近期我还想成立公司独立做业务,不知道是否时机成熟,担心掉坑里。有什么好的建议吗,求指点
199 作者
沈阳……太危险了……
97
前行不怠!
一路看完明公的文章,对经济担心但是也不是很担心,毕竟我们的体量体制和民族性格摆在那里,选好舵手就算风浪再恐怖也至于彻底翻船。
唯一所虑的就是现在的民族和人口问题,因为这很难逆转,前几天看到贵州省2010汉人新生儿才56%,这几天广西壮族自治区也搞出了什么民族语言条例,准备在各行各业加大对壮语的扶持(什么公务员加分之类的)。再加上计汉生育,我很担心60后70后去世后,我国主体民族会呈断崖式下跌,到时候会很糟糕。
明公您对民族人口问题是怎么看待的?我记得好像只有15年的文章"陛下的拓边西北"曾经涉及到这方面。
188 作者
人口问题,我在十多年前上大学时候,就把这个作为中国未来发展的最大绊脚石,跟很多朋友分享了这个观点
64
Gonban
刚刚听到消息,一位游资大佬已全部出清。暂时离场的人越来越多了,这个压力不好顶啊。
178 作者
刘主席很累……
63
第二人生
每天读一下明公文章都有一个新的认识,希望上一次墙
154 作者
你这一年多的关注,应该点了不少的广告吧……
56
左冬
昨天看了文章,听你的半年后再来,今早一开盘就卖了,还是跌了5 个点。知足了
133 作者
昨天文章本来是要前天发的……结果来了个朋友……
49
陈颂文
明公,万科跌穿深铁成本价了,要不要抄?继续跌会不会有系统性风险?虽然你说半年内别碰A股,但是真的便宜呀。
132 作者
适合,但万科主要是机构抄合适
125
汪源远
偏偏还有很多人跟着首席的后面喊着"国进民退",其实人家张麻子说过"老子从来没想过要刮穷鬼的钱",这些年来扳倒的也多是"马县长"和"黄老爷"。
要实现"站起来,不许跪"的初心,还任重而道远啊。
57
丁哲恒
"正是由于这股互联网经济带动的新兴经济群体,既缺乏足够的政治影响力,也缺乏台前的喉舌与发言人,所以第一个开刀的就是他们。"
黑的过分了
124 作者
说了一个事实而已……
55
差不多先生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热烈欢迎扎克伯格同志、伊隆马斯克同志以及埃里克施密特同志来政协报到。
105 作者
有条件的报道……
104
内拉祖里
信明公!上半年让媳妇及其部分好友及时逃离P2P,让其余深陷漩涡的朋友,投来钦佩的目光。明公,能否让我上墙骄傲一下?
101
风之印记
国内的利益矛盾,相互影响才导致了对外的政策。萧蔷之内的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tg是 人民的还是姓资,是抉择的时候了
21
南方孟飞
高博中金的梁红还有刘煜辉都在积极涉及政治,除了夹带私货之外,应该也想在我党集中民主的转换空档,当一把国师指点江山,万一对了引起上面注意呢,风险收益比大大的。
92 作者
……你说反了……他们是冒着极大的风险……
91
昭昭
最后一句的潜台词是不是碧血剑
25
漂浮的生命
感觉两边就看谁在负面信息下,撑住股市的能力,谁能撑住股市,谁给予国内和国际资本的信心就更大,这方面我们的办法好像更多一些。
90 作者
我们的办法多,对方的资本厚
89
smile
p2p本来就是个庞氏骗局,用散户的钱填银行坏账的坑,顺便刺激一下就业投资,有点杀富济贫斗地主的感觉。
32
刀剑笑
求问明公微博上说的运作的老板是谁
85 作者
去年落马的某分管的老虎
84
宣至秦
明公说的也是上海经信委主任拜访硅谷的底气所在啊,搞好国际统一战线
81
观风听雨
这些公知经济学家们现在越来越狗急跳墙图穷匕见甚至开始撕掉伪装搬弄是非挑动公众情绪了。。
38
史鲁逊
为何追加的是七天?不是14天?或者一个月?
75 作者
期待再追加一个七天
50
夏日炎炎
在这段时间不要谈国际政治,虽然这个说起来会上瘾
66 作者
是的
20
江阳
上周入手万科,赚了的酒钱!昨天22.4又进入了,没成想今天都21多点了,放手里还是割肉啊!
66 作者
如果你不决定空仓的话,就别割
63
岁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守城重在隐忍不发
45
唐伟庆
是太多忌讳不好写,还是文字功底不怎么行?文字晦涩跳跃闪烁
52 作者
都有吧……
17
Ming
明公,关注您好久,点了广告求上墙~诚恳的想问个前途大事,您在微博上说的国进,甚至不亚于分房时代。我现在在一家北京的四大国有银行从事中后台岗位,以后想去体制外非银行类金融公司工作,看到您说的国进后比较犹豫自己选的职业方向…但银行现在真是在走下坡路,求明公指点,未来继续在体制内的国有银行,还是跳出体制去非银机构,谢谢!
48 作者
银行下坡路,是提前去慢慢去杠杆。跳出去没关系,但别跳到未来会像p2p这样激烈去杠杆的领域。
11
云烟
实际你分析问题的思路挺好的,何必非要做料事如神的大仙呢
31 作者
追求挑战性啊,要不然多无趣……
11
silent boy我就是
明公,梅新育先生的文章现在怎么样
31 作者
对梅老师我即为佩服
27
海墨石
越来越多的人,会觉醒,趁此之前,把良心丢一边,多多捞勾粮,恭喜恭喜!
11
秦天绿洲
转一句话:对中国来说,要警惕高善文这样的"右",但更要防范胡鞍钢和周小平这样的"左"。
过度悲观不好,但是目前真没有看到多少zzj文件提到的管用见效,提振人心的政策,很多时候还在那里即…又…,这样麻烦。
20 作者
嗯 我其实更讨厌"左",文章中怼他们的次数更多

王宇航
子明,政治领域你是专家,金融领域有一些事情你可能不太了解细节。作为一个金融从业人员,我自认为自己还没有良知泯灭,我对去杠杆政策举双手赞成。但是具体到执行层面,很多政策的制定根本没有充分的调查研究,各级监管机构逐层加码,社会流动性被冻结,很多优秀企业因为缺乏额度而无法给足资金支持。行业内的买办不少,既得利益集团也有很多,但是无论立场,全行业从上到下反对运动式去杠杆的呼声是非常高的。去杠杆是为了让企业和个人多还钱少借钱或者不借钱,化解潜在债务风险。这个前提是必须有一个至少相对不紧缩的金融环境,不然拿什么钱还?以资管新规为代表的系列监管文件遏制了跨市场套利和期限错配,但是也冻结了社会流动性,使存量资金无法有效流通最后只能逼央行放水提供增量,对国家对经济伤害是巨大的。所以金融去杠杆的政策放松是必要的,是对之前过于"左"的去杠杆行动的纠偏,和进入深水区之类的事情关联度不大,不能怪大家批评这个政策。


发自我的 iPhone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