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崛起之路上,必须要做的一件事
原创: 顾子明 政事堂Plus 昨天
一
一百多年前,八国联军横扫"刀枪不入"的义和团,杀入北京城。吓得扼杀了辛亥变法的老佛爷仓皇"西狩"。
待事件平息后,老佛爷和清朝统治阶层痛定思痛,开启了比当年亲手扼杀的戊戌变法时,更加激烈的变法,而其中最优先的,就是科举制度改革。
对此,我们可以看一下,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的试题:
"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
"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
"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
"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
"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
简单翻译一下考点,第一题是对内藩镇,针对自太平天国以来崛起的汉族地主武装,第二题是对外外交,分析怀柔英法美等列强,第三题是体制改革,是否加强中央集权以推动改革,第四题是国本问题,是否推动君主立宪,将皇权交于总理,第五题是以夷制夷,针对日俄在东北的争夺战,清政府的站队问题。
怎么样?挺难的吧?更不要说,后面还有一系列的国际外交题目,等着考生们回答。因此,从科举烤制当中,也可见清政府的改革意愿与态度。
因此,也将跟不上新时代的八股考生们,剥离出了体制之外。
据说有一次的乡试中,考试官将横扫欧洲开启大革命的拿破仑,与中国古代覆灭强秦的西楚霸王项羽放在一起,出了一道中外比较试题:《项羽拿破轮论》。
于是,有一位八股考生一提笔,就写到:"夫项羽,拔山盖世之雄,岂有破轮而不能拿哉?".....
嗯,他把命题理解为"项羽拿着一个破轮子"了.......
说起来,这场科举考试,被一个项羽闹出了无数的笑话,可是,笑话的背后,代表着封闭的满清的教育体制,完完全全被时代甩在了身后。
而这,也是满清落后和挨打的根源。
二
前几天我的文章,随口提了句"项少龙",后来在读者群引发了项羽能力的讨论,大概是受"力拔山兮气盖世"以及特种兵项少龙的影响,多位朋友将项羽的形象,描绘成了一位"超级特种兵"。
对此呢,我的回答是这样的:
天下大乱时期,任何一方"诸侯",哪一个不是踩着无数的尸体爬上来的?他们的政治手腕和认识,远不是我们这些键盘侠所能理解的。
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一举全歼了当年覆灭六国的秦军主力,怎么可能仅是一个特种兵呢?
巨鹿之战的本质,实际上是一场政治战,项羽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斗争,获取的楚军的指挥权,再加上破釜沉舟,让裹足不前的山东的诸侯们,看到了军事胜利的希望,于是跟着一起上,取得了这一场伟大的政治胜利。
只不过,项羽在楚汉争霸输了,于是后人在艺术化的过程中,不断得强化其战斗力,弱化其政治能力,给我们塑造出来了这么一个力能举鼎的"超级特种兵"形象。
其实,在国家之间的命运抉择时,个人的勇武用处并不大,甚至双方的政治水平差距不会太大,真正决定楚汉争霸结局的,并非是项羽和刘邦的个人能力,而是两者背后一整套政治体制和综合实力之间的较量。
项羽是楚国贵族后裔,带着楚国子弟兵反秦,代表落后的周朝分封制。而县公安局长出身的刘邦,带领着萧何曹参等一群秦国体制内官僚,代表的是先进的秦朝郡县制。
说白了,楚汉相争,是楚国大战秦国的V2.0版本。只不过,秦国相对于楚国,有着跨时代的优势。
一方面,秦国的郡县制代表着更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也就是容错率。刘邦被项羽多少次打得几乎全军覆没,回到关中,干过县组织部长的萧何,很快就能重新拉出一批队伍给刘邦,如圣斗士一般再次站起来。
另一方面,秦国的军功制又代表着更先进的战术能力,刘邦麾下的韩信能够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兵仙",也是因为他手上拥有超越时代的秦国骑兵,因此才能够实施众多超越时代的伟大战术。
这两个方面,就像鸦片战争中,战略上虽然清朝的GDP更高,但是英国的动员和调集资本的能力更强,战术上英国更是可以使用先进的蒸汽轮机轮船绕过炮台,对清朝命脉的京杭大运河进行封锁。
因此,落后一个时代的项羽,即使赢了无数次,却发现刘邦这个敌人越打越强,自己只要输一次,就得自刎乌江。
这种时代和制度的差别,就像史记中,"微操达人"项羽带着28骑,能够横扫突破汉军,就只死了两个。
但是这个故事的背后,也意味着项羽的体制无法有效管理更庞大的组织。而仔细翻一下历史,我们就会知道,最后将项羽咬住,逼死在乌江的那几只部队,清一色都是赳赳老秦的骑兵。
同样,把时间拽到两千年之后的国共战争,另一位"微操达人"蒋介石所率的国军,为什么越打越少,而毛泽东的共军越打越多?国军为什么只能一个个兵团进行战术动作,而共军却可以小纵队分进合击战术穿插,将国军一个个包围吃掉?
这背后,颇似"非我见死不相救,奈何共军有高达",双方体制之间的代差,也算是一种降维打击。
但是,千万不要以为新势力就会一帆风顺,要知道,楚汉争霸时期,刘邦被项羽按在地上摩擦了多少次......
这是因为,新势力的优势是增量,旧势力的优势是存量。而且,在新旧势力更迭的过程中,旧势力往往有更强大的反扑能力。
因此,对比项羽在巨鹿之战,能够团结山东六国诸侯全歼秦军主力,在412中蒋介石能够联合地主与资本家,对共产党举起屠刀大清洗,本质上,都是庞大的旧势力联合起来,对新兴的新势力的一次集中反扑。
但是,这种反扑会越来越弱,就像项羽的3000分封制下的子弟兵一样,只会越打越少,较量到最后,更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代表的新时代,在无数次的被扑灭后,最终一定会战胜旧时代。
嗯,这也是我昨天文章中,我国要发展新动能与遏制旧动能的根本逻辑。
三
最近,马斯克和他的特斯拉闹得挺火的,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特斯拉是一个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科学家。
就像英国人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带来了第一次(蒸汽化)工业革命,美国人特斯拉改良的交流电,也带来了第二次(电气化)工业革命。
说起来,每一次的工业革命,都会带来人类发展进步上的极大飞跃,对社会结构、地缘政治、国家力量产生深远而根本性的影响。
而且,每一次的工业革命,也是一次洗牌和全球利益重新分配的机会,英国利用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了日不落帝国,美国人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成为了世界霸主。
但是,所有跨时代的工业革命,在带高速发展和繁荣的同时,也会引起大萧条。尤其是当一个国家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落后于其生产力发展速度的经济基础之时,高速发展的经济反而会大规模的冲击旧有的政治体制。
就像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高效纺织行业的迅速崛起,使得农业和手工业陷入大规模的失业和不景气,收入差迅速的扩大,经济上迅速出现了大规模的投机,印度出现大规模的饿死,政治上也爆发了欧洲大陆的法国大革命。
同样,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与汽车行业的迅速崛起,为美国带来了大规模的中产阶层,但与此相对比,原来代表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纺织业等行业收入大幅下滑,因此也诞生了大规模的无产阶级,也诱发了1929年的大萧条。
所以如今,正是随着美国开启了第三次(互联网)工业革命,使得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崛起,并诞生了大量的互联网高收入阶级。而与之相对比,也使得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产业工人们收入大幅下滑。(以底特律为代表,大量中产下滑为锈带无产)
嗯,正是由于大量的锈带工人,最终将Great Again的特朗普,推上了美国总统的宝座。
很显然,被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人们推上台的特朗普,他的Great Again,指的是恢复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美国的荣光。
所以,一定程度上来看,特朗普与项羽在很多领域有相似之处,他选举的过程就像巨鹿之战,破釜沉舟的特朗普带着锈带子弟兵,以绝地反击之势,击败了强大的政治对手希拉里。
而他上任之后,也和项羽一样,一直陷入东征西讨,四处树敌的同时几乎也似乎战无不胜。
战无不胜的背后,其实和当年蒋介石能够发动412,以及项羽破釜沉舟的六国联军一样,本身是旧势能的一次集中反扑。
在这一波的"回光返照"的反扑过程中,承载的是一大批被时代所抛弃的群体的不甘,因此动能和战斗力都极为强大,难以阻挡。
但是,特朗普团队战斗力强大的背后,也意味着极大且不合理的诉求。
就像北约盟主的特朗普频频对盟友们下手,诉求于从能源到农业到制造业等一系列利益一样,西楚霸王项羽手下的楚国封臣们都希望恢复往日的荣光,封疆建制成为一方诸侯,而楚国的领地是有限的,因此势必会导致项羽和其他的诸侯国产生巨大的利益冲突,甚至挑起原本并无必要的战争和对峙。
而这,也是弱小的刘邦能够翻盘的机会。
四
如果熟读历史的话,就会明白由于项羽楚国的综合实力远强于秦国,因此刘邦对内必然依赖秦国郡县制,来集中调集资源办大事。
而外交上,在楚汉对峙之余,除了笼络其他的诸侯国,更要通过战略妥协使得项羽攻打齐国,陷入泥潭。
不过,这些都是辅助性质的手段,而非根本解决问题的方式,唯一的作用,就是争取时间。
而如今,美国陷入巨大撕裂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正在由第二次工业革命向第三次工业革命进行换挡,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经济与政治问题。
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换挡的过程中,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匹配。对此,我们能够看到的是,伴随着锈带工人对就业的不满,大量印度和中国的留学生们,占据着硅谷的高薪职位。
而这些留给亚裔们空档的背后,是美国自50年代以来,公立教育基本就处于停滞状态,知识体系基本仍然是按照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路线发展的,因此为美国培育了大量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过剩产能"。
而这种过剩且过时的利益集团,就像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大清王室,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的英国贵族一样,往往就是阻碍着继续前进的动力。
而只有新能动,才会引发国际重心的转移。
两百年前,英国通过大规模的科技积累所引发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取代了中国成为世界中心。一百年前,美国通过大规模的科技积累所引发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取代了英国成为了世界中心。
因此,如果我们跳出目前聚焦的贸易战角度,想要再一次回到直接的中心,唯一的机会就在于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向第三次工业革命转型时,这种百年才会出现一次的历史性变革。
而抓住这种变革唯一的机会,就是大规模的提升面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教育,并将国家的重心转向踏踏实实的做科研。单纯靠旧式义和团式的无畏冲锋,绝无可能打得过领先了几个时代的西方列强。
而且,一次失败也就意味着万劫不复。
因此,我们只有做到了像刘邦那样,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在整个体制和产业上对项羽集团的超越,才能够有萧何般足够高的容错率,才能拥有韩信般的鬼神莫测,才能够实现楚汉争霸过程中的大逆转。
所以,我们再回到本文开篇那个"项羽拿破轮"的故事,即便是封闭落后的满清,都懂得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改进人才的选拔机制,并重建京师大学堂。
那么,一百年后的我们,自然知道为中华之崛起应该做什么!
关联文章:
从演艺圈税收地震,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顾子明
喜欢作者
75 人喜欢
文章已于2018-08-10修改
阅读 744982779
广告
应用下载
精选留言
写留言
112
潜 置顶
更正,戊戌变法。
71 作者
笔误
724
微微胖的强哥哥
明公,你一个耍嘴皮子的先生可以一天收入360000,你让那些实实在在搞科研的先生情何以堪。
223
SkyWing
但看看现在的教育部所作所为,好像肩负不了如此重任
438 作者
当年主张科教兴国的小平同志不是说了嘛,不换思想就换人。。。。
339
YJ
这是对最近国务院成立某个小组的解读吗?
281 作者
是的
86
bjy
那民主党不就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代表吗?感觉美国第二和第三次革命都比天朝先进,弯道超车谈何容易
269 作者
不回归科研和教育,只会越来越远....
171
柏格森
你说到了根子,但是绝无真正改的可能。
236 作者
不改的话,就别提什么星辰大海
214
智辉
我在中科院,老领导给我说,美国这次一打,中国真知道疼了,未来不会再唯学历论,能干活就行
49
一路向南
明公,在财政部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准备大兴基建的大背景下,财新网发文爆出合肥市某高铁站人流不足这种负面新闻,是什么操作?怎么个意思?
201 作者
XX合肥天下瘦
178
宁岩
貌似做科研的都不怎么担心经济硬着陆的系统性风险,毕竟积攒的泡沫比起90的日本不遑多让,奔溃与否,长期来说,无关大局。
衣食住行,吃喝玩乐,这是社会经济最根本的需求和革命策源地。
英国的珍妮机能干掉海上马夫和两牙,靠着饿死千万印度+爱尔兰人来转嫁剪刀;美国的发动机电动机转起,背靠华人尸骨枕木的大铁路、无尽的大平原,孤立坐等希特勒同学摧毁一切。
这两次从革命发轫至华光初现,半个世纪尤嫌不够。在坚定不移的贯彻"以房地产为国家支柱产业"执行20年的今天,巨大的利益惯性捆绑了多少人?掉车头岂是如此轻易?
都知道要点科技树,现实是一股脑的钻进互联网,VR、人工智能……一系列概念比房地产还能造泡沫;清洁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现在旁边尴尬的讪笑。
不少(自)媒体可劲的说共和党中期选举、特朗普连任、美国国内矛盾……巴拉巴拉一大堆,事实上,这干咱有多大屁事?你又能影响到什么?能获得什么利益和优势?在那意淫人家的困难和风险只是心虚的自我安慰。
52
董昊
很用心地看完了每一个字,明公对科研改革这件事很在意啊!
164 作者
只有这个,才是唯一的胜算
157
醒醒
对的,现在所谓的人才越来越多了,门槛也越来越低,而踏踏实实搞科研的人不多。我本人是985硕士,但我自身不愿意继续读博,因为对科研没有很大兴趣,没有埋头苦干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希望那些真正热爱科研的人能继续坚持下去,真正的少年强则国强
42
石
明公高估了马斯克了,他的Tesla,他的猎鹰,他的飞船,更像是一个造神运动的结果,只可惜扶不上墙,无法取代乔布斯,比尔盖茨的地位
155 作者
他的那些东西,对美国意义不大,但是对中国来说,合作起来,是一个超车的机会
37
*st壮心不已
明公,理是这个理,可是刘邦有韩信彭越,太祖有元帅上将,如今韩彭何在?
152 作者
朱总的下属和学生们......
51
xuxu
广告是k线, 现在再出国读博基础科学 是不是49年入国军。 5年后再回来,能赶上明公说的 科技大灌水嘛
148 作者
带着部分科研回来,正好能赶上一波
139
Gavin
少年娘则国娘
139
砍柴先生[Z凯]
我国大学教育还差得远,而且根不在大学,而是从小学开始就方向不对,名义减负实则校外加码,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真正有精力来点素质教育的也就一二线大城市的孩子,广大的农村孩子越来越难出人头地而且不得不死读书读死书,恶性循环了。教育乃一国之本,我们对教育的投入和认知还差的太远太远,仗着人多出点精英,但一看比率,惨。。。
136
fox
按姬主簿的说法,秦国的军工体系是建立在相邦吕不韦的名字要刻在每一把合格的秦剑上,现如今是越往上越不负自己的责,就这还第三次革命呢?
44
灯火
崛起路上,麻匪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期待一代一代的张麻子可以建立一个没有黄老爷的鹅城。
期待四夷重译称天子,否极泰来九国春的那一天。
133 作者
黄老爷是永远都会存在的。。。
130
Oliver
有时候并不是先进文明就能取代落后文明,元、清就是最好的例子!
119
Ernest
科研一定意义上与高等教育从业者的整体素质有关。现在学术圈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贫富分化"严重美帝其实也差不多)。虽然这两天北戴河接见了大量院士和功勋卓著的工作者,但是新时代的"科教兴国"更依赖于现在三十岁左右的讲师、青年研究员的努力。就我个人感觉,现在的学界还是有点内卷化,对于他们的生活(子女住房医疗工资),职业(教职数量,产学研结合,科研评价体系)的保障和支持做的还很不够。不知道明公觉得国家有何高招
92
Jeff
这么早的争锋相对 就要做好被摩擦蹂躏无数遍的准备 (话说我们的体系真的足够优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方向吗?)
59
frog
想起当年星际1中国虫族一哥91的口头禅:学会了哥的运营,剩下只要a就行了
90 作者
其实就是这么回事儿,当年美国也就是平A过去,取代了英国
26
华震宇
楚汉相争,刘邦搞郡县制?对英布,彭越和韩信搞郡县制?
88 作者
把朋友搞的多多,把敌人搞的少少,中东的独裁者们,一样可以是我们的朋友
28
朱静
请问幼教行业将会如何走势呢?进入2018年以来,幼教圈不断传出被"国有化",然后民间幼教组织又"群魔乱舞",东西南北中亚洲国际各种年会办个不停,感觉特别的浮躁。
74 作者
我觉得,国有化会是一个方向。。。但具体怎么玩,看不明白
73
王猛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与体制的竞争。
69
林小钦
问题是,1.美国的科教也没闲着,政治这玩意,几年就一换。2.中国为啥觉得自己代表的就是先进制度。美国也觉得自己先进中国落后呢。3.好吧,三个代表背一遍
23
老海失踪
话说体制是不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方向,有时候觉得伟大人物的作用更是决定性的,大萧条没有罗斯福,我们的解放没有毛主席,先进的生产力能带出来么。
68 作者
伟大的人物,会让某些历史的发展大幅提前
29
抗日的向日葵
我们的旧势力也不小吧。明公格局看起来挺大的,恕我一脸懵逼
66 作者
过去五年干掉不少了......
66
赵律师
好文,对中国的教育制度是该好好反思下了
65
insist陈政
哎,连我一个屁民都知道家族兴旺靠教育,靠人才,靠眼界,难道国家到这时才发现?在其位不谋其政要他何用
17
HM
记得明公在两桃杀三士文章里讲特朗普任期内特斯拉很难进入中国。
63 作者
你仔细看,我说的是独资进入中国.....必须要妥协
63
韬擂
现在的中国,改变政策与制度,就是损害利益集团的利益,他们已经从现在的制度获取好处,就像大清朝,虽然明白必须改革,但是动了自己的奶酪就不干了,最后只好等着让别人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朝代更迭都是这样,现在也不例外。
59
好心情
沙发了
54 作者
没法出去你们就看到了。。。。
22
中国人保徐冠俊18906881518
明公现在的影响力堪比上党,来来往往少不了还有很多次小黑屋。要保镖么
59 作者
我以为你问我....要保险么?
57
草原烈火
看了半天,这是要搞共产主义啊?大办义务教育,高度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这要是实现了就已经是共产主义社会了,腐朽的资本主义不投降就只能被收编。历史上变法的人没几个好结果,但是变法成功的国家都能称霸一世,为万世开太平,希望在我们的有生之年看到
38
一米阳光
明公,但是这个时间会非常长,可能需要一代人或者两代人的努力才能达到那样的成就!问题是外部留给我们的时间够吗?
53 作者
拖呗~
48
石隰杨
但心信从来都是来自于增量而不是存量。
29
Bravo
关注明公一年多了,第一次留言。大水漫灌科技到底是意志力战胜一切的抗战还是违背历史规律的大跃进?
45 作者
都是
19
小佘
京师大学堂哪家强?
45 作者
挖掘机技术哪家强? 隔壁thu与蓝翔
45
Zhong
高等教育改革吗?这可不容易见效。另外,要重视目前互联网科技与传统锈带产业结合的速度,比如自动驾驶的汽车还在实验,自动驾驶的收割机已经在广泛应用了。前途任重道远。
44
一叶扁舟
想起了《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所有跨时代的工业革命,在带高速发展和繁荣的同时,也会引起大萧条。尤其是当一个国家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落后于其生产力发展速度的经济基础之时,高速发展的经济反而会大规模的冲击旧有的政治体制。还有一句挺有意思的话,大意是,科学的胜利不是靠说服反对者接受,而是等反对者死亡之后新一代的人开始接受科学。所以新事物在积蓄力量产生质变之前,随时当心旧事物的疯狂反扑。
唯有开放,引世界之智力才是强大之本,让更多人受益才是长久繁荣的保障。
39
Ju-Pitter
还是要提高本土博士,青年教师的待遇,缩小海归与土博的待遇差距,改进博士培养体制,让优秀人才愿意留在国内做科研,形成向反馈
39
大姚
明公的文章紧扣主题,再结合新闻联播,理解了!
22
96
明公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第一篇从头到尾能读懂的)简单来讲,科研兴国,人才强国。中美之间的博弈,不仅仅是两个大佬之间的较量,内在是制度和国力的比拼。而现在适逢百年机遇,能抓住这波浪潮的人,也有机会实现阶层跃迁。明公写这篇文章,是否也是对近日高考答题卡掉包事件的响应
38 作者
那个事件目前还没调查清楚,尚不能下结论
37
清微堂
国内的科研主张短平快,原因是高校科研院所领导一个任期只有五年,所以他不可能过多支持研发周期过长的项目,国外成果我们借鉴是一贯的方式
33
四钱天师
中华崛起之弯道超车在于科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老英明
32
William
终于说到基础教育了,现在革新教育,二十年后的少年便可雄于地球。普鲁士的胜利,是在小学生的课桌上就决定了的。
32
顺
基础教育的改革这些年也是乱象不断,结合大局来看,还真的是各种博弈。希望我们最终会选择正确的路,并且,来得及。
29
Mingnos 欧明佳
"那么,从历史的大周期轮回角度看,我们处在什么阶段呢?我们处在一个金融过度自由化、资产泡沫过度膨胀、贫富过度分化的阶段中,特朗普的超预期上台、英国超预期脱欧,都是社会分化在政治上的体现。这个过度分化所带来的问题终究需要解决,美国是在金融危机后加强了监管,我们是在大力推进扶贫、反腐、监管。加强金融监管也好,反腐也好,扶贫也好,其实都是促进公平,这是扭转过度分化的唯一出路。"——彭文生近日演讲
29
循环的线
结合昨天的一起看,稍微明白点了。
楚汉争鼎之际,除了制度的优越性,先进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原本项羽手下的一帮牛人,都陆续被刘邦挖来,2000年后的我们,可以事后诸葛亮的说是历史的必然加上项羽的自负导致。但是目前来看,这个离间计还能用,经常用么?
在现如今意识形态的对立情况下,即使计策成功,那刘邦真敢用范增吗?
以上,明公请指教。
27
张传禹
个人拙见,中国现在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横向不能给企业提供技术支撑,纵向跟在西方学术界后边吃剩饭,水文章,浪费国家经费。我在欧洲读博士,说实话,国内这些科研人员的社会地位和收入一点都不比西方那些做研究的人低和少,国内大学实验室的设备和条件一点都不必国外差,为什么还是输出一堆垃圾。其实作者你的这种思路150年就有人开始做了,"师"出了亚洲第一海军,有什么用呢。为什么中国企业家宁可继续忍受利润不到3%的出口贸易,也不肯搞一点技术升级,难道他们就不想有点"护城河"么?美国真正强大的不是国家给科研机构投了多少钱,不是科研人员社会地位有多高。而是在美国社会,企业愿意投入大量的资金研发,推动自身革新,企业才是现代社会生产关系的灵魂呀,现代企业制度才是您说的"郡县制"呀。一个spaceX干翻了我天朝投入无底洞资金的航天科技国家队,如果国家不能沿着这个思路重新调整自己的社会制度,我觉得咱天朝还真当不了"刘邦"。
23
木匠
教育科研确实是根本,当前应当从宏观制度引导和微观规制同时着手,想方设法尽快形成高智商的愿意扑下身子研究、有智慧的愿意教书育人这样风气和局面。
21
Ken
对明公体制的论述非常赞同,个人愚见也是体制胜于一切,容错率至关重要,就如玩游戏一直SL大法并不能涨什么能力。但是科研的原创对于中国来说还是有些难度的,体制与地理位置决定了我们更适合紧紧跟随,然后靠人数总量弯道超车,最终达到世界之巅
20
allbb
相信较量到最后,更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代表的新时代,在无数次的被扑灭后,最终一定会战胜旧时代!
10
Geyan
国家基金项目的审批水分太大,,申报题目里面加个人工智能等比较火的词语,就能够轻轻松松申请到上千万。而且各地还有规定哪些科目里有基金项目,比如a科目有基金项目,教授想申请b科目的基金,但是由于b科目基金没了,内部人和教授说,你申请a基金,因为a基金没人申请,而政府规定a项目必须占个名额,然后该教授轻松申请了a基金。这样政府部门任务完成,教授也拿了基金升官发财,而能不能做出结果,并没人关心。以上是我硕士答辩时,一位拿着国务院津贴的长江学者重点985大学教授和我们分享的申请基金的经验。这个基金审批不重视,最终结果也只能是政府在搞科研的道路上自欺欺人罢了。
8
rial幸运q
从熵值来说,更先进有序人类社会的阶梯式进步是对热能量的运用,一工革是运用了煤,二工革运用了石油天然气,电能水煤气也是太阳能,都是亿万年来地球吸收的部分太阳能储存量的运用,当然二工革的石油天然气的单位热能要高,效率也就大社会就会更有序更进步更先进。互联网是表,内核还是热能运用的升级。人类等不了如以往那样太阳能慢慢转化为煤石油了,要直接运用,甚至把储存得最大的能量用可控核聚变的方式运用起来。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不变的,星辰大海的希望还是在未来的能源领域,如同一二工革一样那样才能引发整个生产生态系统的变革并引起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
8
YW
六月刚博士毕业,基础科学方向。当我发现研究所的工资还不够月供的一半时,就知道自己该告别这十年的时光了。现已彻底转行,回到一个三线城市,消费降级。基础科学决定国家的未来,祈祷后来者能没有后顾之忧地潜心研究,安得茅屋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5
马丁(升远)
1905年,明治天皇说过一句话:我们要让北海道山里,冬天啃萝卜充饥的佃农的小女儿读完小学。深入骨子里的重视教育与科技奠定了日本的百年崛起。教育不是树上的那片果实,而是树木树人的肥沃土壤,而科技就是那生产力的根;想要硕果累累,需要下的功夫就一目了然了;这篇雄文就俩字:通透!
4
翔~
长者早在十多年前就提出了深化改革路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
萨萨里安
我觉得科技超车正好适合举国体制,毕竟曼哈顿计划、登月其实都靠的是举国体制。那么问题来了,举国体制哪家强??
3
FXStorm
一旦增量没能满足旧势力的胃口,旧势力成员就会打自己人手里存量的主意。反法同盟来势汹汹但是总是被拿皇的"真理"教做人,最终还是得靠同样代表新兴势力的英国解决了增量的问题之后这帮乌合之众才没有为存量才打破头合力把拿皇弄死。没有外来的奶水,那所谓的反法同盟跟项羽手下那帮六国乌合之众没区别。但是也不能高兴得太早,拿皇最终的失败也是因为增量没有赶上英国。
2
王毅之
明公,挑个错。英国人从来没靠蒸汽机封锁过京杭大运河。第一次鸦片战争来华的几乎清一色风帆战舰,第二次人压根就没封锁京杭运河,直接进京了。
1 作者
风帆战舰,但是用蒸汽船做牵引
发自我的 iPhone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