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30日星期一

养“冰”千日,用在“疫”时的背后,是“财政政策更加积极”

养"冰"千日,用在"疫"时的背后,是"财政政策更加积极"

 顾子明 顾子明明公 昨天


这两天,随着疫苗事件的慢慢降温,一时针对范爷的谣言突然兴起,网上旋即出现了一个段子 —— 养"冰"千日,用在"疫"时。


不过,在政事堂看来,娱乐圈的偷税漏税案并没有想遮盖疫苗案的意思,反而这两件事儿中,政府的反应速度与力度,明显比过去快太多了,这才是有意思的地方。


以长春长生的狂犬病疫苗案来说,"疫苗之王"的雄文在网络爆发没多久,国务院调查组就赶赴吉林。随着一号二号首长的接连批示,案情推进速度与惩治措施落地异乎寻常快。


7月27日晚19点,国务院调查组发布,已基本查清违法生产的事实,3个小时之后,22时许,证监会发布《.....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的决定》,对有关重大违法公司,特别是严重危害市场秩序,严重侵害群众利益,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坚决依法实施强制退市。


7月29日,星期日,长春新区公安向检察院申请对长春长生董事长高某等18人逮捕。几个小时后,长春长生所上市的深交所加班表示,将严把退市制度执行关,特别是对于严重危害市场秩序,严重侵害群众利益,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重大违法公司,坚决做到"出现一家、退市一家", 不姑息,零容忍。(上交所就没说话)


这种政府的超高效率,恐怕大家之前很少见过。


同样,随着崔永元炮轰冰冰,揭露演艺圈阴阳合同,国税总局即责成江苏等地调查影视从业人员签订"阴阳合同"中的涉税问题。


伴随着调查的深入,6月27日晚,中宣部下发通知,重申加强对影视行业天价片酬、"阴阳合同"、偷逃税等问题的治理,控制不合理片酬,推进依法纳税。


十几天后,7月13日,国税总局通知,要求影视企业和影视行业从业人员应当依法如实申报并缴纳税款;强调税务机关对存在税收违法行为的依法进行处理,推动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惩戒。


再加上《财经》杂志副主编罗昌平爆料:



很显然,这次涉税调查,执法机构的动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深入。


说起来,一家疫苗机构的违法生产,与一个艺人的违法偷税,在过去往往都是轻轻放过,这次却动用了国家力量进行推动,很显然,此事不仅仅是针对一个公司,也不仅仅是针对一个艺人。


这事儿就像前几天我在微博中说的,重点,还是在医改和税改。




记得两周前的7月13日,央行与财政部开启了"隔空骂战",对此,各路专家都给出了各自的解读。


当时,政事堂的解读另辟蹊径,认为双方"骂战"的根源,在于同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与随后召开落实中央精神的国务院的常务会议之间,双方基于自身利益进行的博弈。


并认为,双方矛盾的重心,则在于是财政降杠杆还是央行降杠杆,并预测央行会取得胜利,财政将被迫降杠杆。


对此,在几乎所有舆论都在讨论"放水"的时候,很多读者被我讨论"降杠杆",搞的一头雾水。明明央行要搞定向放水,明明财政部积极的财政政策更积极,都在"加杠杆",为啥政事堂却在说财政降杠杆呢?


其实,这就是政事堂关注点的不同,当大家都关注表面事情的时候,往往进一步思考,研究背后的事情才更有意思。


一方面,政事堂之前说过,在中央划了一条稳杠杆的红线之后,当央行的货币"加杠杆"之后,财政势必要进行"降杠杆"。


另一方面,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未必会加杠杆,因为从财务的角度,降杠杆有两个主要指标,一个是优化现金流量表,一个是优化资产负债表。


只要财政花钱增加的部分,低于财政增收的部分,那么现金流量表就是降杠杆了。而政府负债增加的部分,低于政府资产增加的部分,那么资产负债表就是降杠杆了。


所以,对比央行在收拾影子银行和引爆P2P之后再定向放水,算是一种稳杠杆。其实,不管财政政策有多么的"积极",只要财政收入和财政资产的增速"更加积极",那么财政就是在"降杠杆"。


而只有各级政府想办法增加资产和税收,以优化"两表",才可能真正去实施财政政策"更积极"。


因此,医改之于财政的资产负债表,税改之于财政的现金流量表,重要程度就不言而喻了。


所以,中央层面,过去屡屡出现问题但却一直被保驾护航的疫苗行业,以及偷税漏税都成了摆在台面上"潜规则"的影视行业,如今处理起来,一个比一个快。


一定程度上来说,也算是一种危机倒逼的改革。


于是,地方层面,过去一年时间里,央行金融系统中,压缩影子银行,挤爆P2P的事情,未来两年的时间里,也会类似的发生在财政系统里面。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财政视角将取代央行视角,又一波新的"钱不好挣"与"遍地地雷"将出现在我们的面前。甚至,之前阻力极大的房地产税,也一定会在巨大的财政压力之下提速。


毕竟,不逼到这个份儿上,地方政府又怎么会接受改革呢?


长按二维码,关注

关联文章:

央行怒怼财政部背后,新一轮放水和机遇在哪里?

央行财政部互怼,钱会流向哪里?

从疫苗,国务院常务会,到房价走势

阅读 75278
2724
精选留言

写留言

  •  170
    艾老师说冰冰自身和李晨家族能量还是蛮大的
     887
    作者
    嗯,有些能量的,不过嘛,国运面前,都是渣
  •  54
    明公,追你两月有余,点了广告,上个墙可好
     594
    作者
    你关注我两周都不到好吧?
  •  419
    明朝忘于财政破产,是因为文人集团伙同乡贤千方百计逃税
  •  86
    感觉下一个开刀是男足或者教育了,外敌行动,先把对内危害民心最严重的收拾一下,以定民心,真正开战了估计还要找个祭旗的,以壮军威。
     390
    作者
    不会是男足,教育上一轮三原色搞的效果一般,应该还会再来一波
  •  38
    蛋糕就这么大,政府增加税种或加税对于百姓是好事?
     368
    作者
    加的又不是尔等百姓的税,屁股歪了......
  •  323
    最近看了「雍正王朝」,深感雍正当年推行利国利民的火耗归公,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等政策,受到既得利益集团,尤其那些满口圣人之言,实际只考虑自己的官绅们的阻挠,仍然坚持做下去的艰辛。再联系老大如今的面对的局面和种种努力,甚是感慨。撸起袖子加油干!
  •  131
    楼主太低调,近期文章质量下滑,猜测是在等暑假过去
     291
    作者
    最近连秒拍都差点挂了。。。。
  •  107
    小黑屋倒计时三天,明公可不可以搞个送书签的活动以示庆祝,顺便满足一下上次没收到的老读者。
     251
    作者
    可以
  •  43
    这么说感觉文学界躺了一枪,新税法对一些畅销小说作者,特别是网络小说作者很不友好……以前版权和稿税都是比例税,一个16%一个11.2%,现在超额累进最高是45%了……
     244
    作者
    本来就是针对高收入群体加税嘛
  •  241
    权威人士又添新职,国运系于一身,百年之大变局,惊涛骇浪,沉着不形于色。
  •  231
    什么是倒逼改革,就是做个套子让你往里钻,逼着你不得不从
  •  211
    应该给最近加班的政府人员加鸡腿。他们辛苦了。今天留的汗。都是多年前的某些人脑子里的水。
  •  206
    不由想起我的初中历史老师,在讲汉朝历史的时候,问我们:汉武帝刘彻连续击败匈奴,拓边建功是因为他个人的雄才大略,还是自汉高祖刘邦,以及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广积金箔粮米后的大势所趋?我我们有答个人的,有答历史的。只见历史老师摇摇头,一字一句说到:历史趋势不可逆转,但是个人因素会起到加速或是减速。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诚不欺我!
  •  43
    本人坐标一个六线城市,目前棚改尚在加速进行,怎么回事?
     184
    作者
    棚改会加速,但是货币棚改会减速
  •  30
    如何看待长春警方是以生产劣药罪,而不是生产销售假药罪,逮捕相关嫌疑人的呢?
     166
    作者
    人家本来买的就是劣质药,不要乱扣帽子,不过呢,只要抓进去,总会找出证据的......
  •  164
    心疼唐德影视,前有格格,后有金锁。大唐的影视,用了大清的角色
  •  97
    其实这些倒逼改革,离不开川普大爷的助攻啊,从这些事处理效率来看,当真是神速,说明政府下定决心要干一件事,那是挡不住的,期待自此能破除那些利益集团的对改革阻拦,实现中华伟大复兴梦
     145
    作者
    这个角度也能理解,为啥咱们一直顶着打下去.....但是我还是更倾向于尽快缓和....
  •  56
    秒拍哦?叫你放那个狗tiao楼视频
     141
    作者
    那个视频不是我放的......不过太特么的经典了.....
  •  128
    权威人士"问题到一定程度才会倒逼改革"
  •  23
    明公认为混改到底走向何方?是日韩财阀体系?还是英国的黄金股?或者是别的什么方式?前景莫测啊。。。
     126
    作者
    新加坡模式
  •  68
    昨天明公说冰冰在国外...
     125
    作者
    是的啊~~~
  •  40
    我昨天看了两遍卫国战争系列,真的是入木三分,可惜大号的历史消息看不了了,哪里可以看明公所有的文章啊,今年刚关注明公,修行尚浅,亟需学习
     111
    作者
    几天之后,小黑屋结束,就可以看历史文章了。。。。
  •  104
    感觉财政改革有点雍正讨债的意思
  •  30
    明公,今天美年,是不是也跟疫苗有异曲同工之妙?
     97
    作者
    有可能.....现在任何一个自媒体,都可能对医疗造成严重的伤害。。。
  •  36
    云南白药混改,怕又是一个长生
     93
    作者
    恐怕不会了....
  •  38
    财政,货币银行,会计,这可是不同的三个领域。。。再加上体改思维。。。明公要突破天际了 紧追难追的读者粉儿留言
     81
    作者
    ......我觉得我需要读书深造一下了,基础知识缺的严重.....
  •  28
    央行财政对骂,央行徐局长开了第一枪,然而最后还是央行赢了,有点奇怪。面对必然的冲突,难道不应是弱势方先发制人吗?
     75
    作者
    一共就十天的时间落地,必然是先发制人
  •  75
    快,说明舆情机制体制建立健全了。今后都会如此这般快反应。
  •  27
    爱读书爱看明公的忠实粉丝期待明公的个性书签,话说第三遍看完你的卫国战争系列以后,发现从16年末以后我国都是按照权威人士的思路来的,然现在欧美零关税来了,下一步国家是不是该微调国家战略了?还是无论如何死撑到上党之战呢?
     72
    作者
    肯定是调整,往抻到上党来布局啊
  •  8
    我想问一下,对广告内容真实性负责吗?经常是股票推荐!
     67
    作者
    不负责,都是腾讯选的。腾讯自己都不负责……
  •  66
    还是中央和地方的博弈?
  •  25
    倒逼改革碰到了阻力,听到大户们喊疼就又把眼光喵向了佃户,特色党遇到了世界上最好的人民,却不知惜爱,倒是特朗普不为那些集团寡头所动,更有人民战争的模样
     63
    作者
    我们比特朗普更刮骨疗毒的……你看特朗普哪里干掉了啥民主党反动派?
  •  10
    怎么理解《财经》罗26号讲的"冰冰还在北京的家里"
     60
    作者
    我的消息渠道,是在a国
  •  58
    两税合并,开源节流,谁听话就给谁浇点水
  •  20
    "因此,医改之于财政的资产负债表,税改之于财政的现金流量表,重要程度就不言而喻了。" 联系上下文,这对比有点牵强。税改的对比仔细想想还是有道理的,前面半句。。。
     54
    作者
    前面半句,是你没说明白,我已经暗示的很充分了
  •  52
    是的,处处都透露着这种财政开源,且不说新个税对工资外收入的纳税规范,国地税合并,社保改由税务部门征收,甚至连北京市工作居住证这种看似不搭边的政策,都开始要求新办和续签时社保基数必须和缴税基数一致,卡了一大批人(算是对某些企业逃社保的惩罚和后续规范)。
  •  6
    明公,优化资产负债表的医改,会让医药行业利润下滑。这个推论对吗?
     42
    作者
    我认为是将高利润领域向国企转移,或者国企并购高利润领域
  •  40
    对于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我们只注意到了"开流",没想到真相是"大开源小开流""小节源大节流"
  •  12
    陆续也关注了几年,深感自己思维角度有了大的提升,最刺激还是在小密圈的日子,现在形势所迫,感觉越发欲言又止,不过有的看总是好的,最近看到了正在征求意见的房地产税草案,感觉已经非常成熟了,明年会不会就实行呢?
     25
    作者
    小米圈当时门槛太低,人员太多必然容易出问题。明年应该够呛,不过2020很有可能了
  •  19
    最近重看大明王朝,其中"改农为桑"的国策,和如今的产业升级,一带一路有点像。书中的各方势力仿佛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对应角色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