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0日星期五

惊魂7日

惊魂7日

 牛猫 招财大牛猫 昨天

作为股民过去一周可能没太多感觉,毕竟波动小。但作为一个p2p投资者来说,过去这一周几乎就是惊心动魄的7天。


一个星期内大概炸了100多家平台,其中不乏一些排名在百强榜上的老牌平台,恐慌挤兑已经形成规模,一时间确实到了风声鹤唳的地步。


媒体在报道的时候喜欢强调平台的成交额,比如之前炸掉的唐小僧成交额750亿,这个数字很惊悚,但那只是平台宣传时的牌面,有很大的水分,真正核心的数据是待收,比如唐小僧的待收10个亿不到。


过去这一周看似炸掉的平台不少,但大都是五六线开外的小平台,真正有影响力的主要是三家,投之家、贝米钱包、银豆网。


这三个的待收规模都在30亿以上,加在一起超过百亿了。


银豆炸掉的那天我老婆待的一个大户群炸了,有个大鳄说自己在里面投了2000,听到消息后整个人都不好了,然后群友们陆陆续续的报自己的数字,500+,400+,200+,等报到100+的时候感觉那些人已经不是很难过了,是啊,一想到上面有2000+的大哥顶着,自己这点损失好像也没那么糟心了。


我问老婆那些大户有没有在群里声讨,老婆说没有,他们自己单独拉了一个群,详细商议具体的后续应对计划,大群里并没有情绪过激的言论,都是投资p2p五六年的人了,也许心里面都假想过有一天会踩到雷。


……


其实我也有些慌,我们家除了我证券投资的钱以外,全部都给了老婆去买p2p。另外丈母娘也给了她不少钱,由于前几年做的比较顺,丈母娘的一些朋友也把钱塞了过来,结果我前几天问她的时候才知道,累计已经8位数了。


我问,你现在慌的一批吧?

她说,还好,我投的都是靠前的平台(前10),目前炸到的排名最靠前的也是50左右的。小平台炸了以后,钱反而都加速流入大平台了。


我问,能不能提前退出?

她说,提前退出的代价是本息的4%,之前有个大户着急割肉,只差6天了选择提前出来,结果6天后平台好好的,他想找平台退这4%,平台拒绝了。


我问,你打算也割肉吗?

她说,不,我相信自己的判断,我们往下看吧。


据她说,前几天最恐慌的时候里面的散户以年化超过100%的收益卖自己手里的标,而有些大户趁机进场抄底,月收益能超过10%。这个时候就是心理博弈的时候,跑出来的很决绝,冲进去的也很果敢。


……


我身边也有一些人在这次风波中受影响。


前几天夜报说过的,某个女性友人十几年积蓄全炸在银豆了,150万。


另外我这几天才知道有一些基金客户、朋友也卷进了这波雷潮,亏损从40到500不等。还有一个聊的挺好的大户在单个平台投了1200,我查了数据觉得不理想,就建议他止损退出,目前正在走流程,希望一切顺利。


……


我知道一些网友看了以后觉得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多钱要投p2p呢?


其实这事反问一下,不投p2p你有什么更好的主意吗?

买房现在各种限制,首付上浮,利率上浮,而且全国各地已经涨的没有洼地了。

投资股市?他们基本上多少都投了一部分进去,这几年都在亏,所以不会再往里加了。

买银行保本理财,年息5%都不到,这不是投资,那是慢性自杀。


对于手握大量现金的中产阶级来说,投资增值是刚需,是很大的焦虑,这也是最近五年p2p行业疯狂发展的社会基础。


2017年p2p行业成交2.8万亿,待收余额1.22万亿,比2012年(六年前)增加了140倍。有人说p2p行业全是骗子,可一个没有价值,全是骗子的行业怎么可能出现这种增速呢。


可能因为我是浙江人,从小耳濡目染就是各种民间借贷,在我们老家,月息1%是友情价,月息1.5-2%才是行价,几十年来都是这样,所以我对p2p特别看的开,也认为它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因为在互联网都还不存在的年代,这门生意就已经存在了。


……


现在互联网上骂p2p已经是一种政治正确,各种嘲讽p2p的段子广泛传播,这种情绪宣泄我觉得挺廉价的,人总是容易陷入各种极端。


听到部分平台炸了就否定一个行业并不合适,按百分比来说,A股今年财务爆炸掉的上市公司比例没准更高。


一个万亿级别的行业自有兴衰的逻辑,年景好的时候要冷静和理智,年景差的时候亦如是。

阅读 92673
1844
精选留言

写留言

  •  1498
    才两千、五百几百有什么好一惊一乍的,股市上亏个一万元两万元还没说。
     2230
    作者
    哦,我为了不显得过于惊悚,把单位省略了。
  •  108
    除了P2P没有其他投资渠道而投了P2P,这种说话也是挺无聊的,钱就是拿来投的吗?钱是工具吗?钱不是拿来花的吗?如果是普通家庭可动用现金就几十万吧拿去投P2P风险太大,如果是富人几千万亏了也就是痛一下的家庭投P2P当然亏得起!所以实在不理解为何投P2P的人那么多!其实跟你投前几名的平台没关系,关键是这种把钱交给别人放贷的投资方式有点不靠谱,倒了不冤枉!
     595
    作者
    哈哈哈,哥们,只能说你的财富阶级决定了你的观点,对于很多中产家庭来说钱肯定不会全部花完的,资本投资利得是重要的一课。
  •  454
    大牛猫你的三观一直很正,你的建议我也一直觉得很中肯,但你一直推P2P我是真心不理解,也觉得不合适……这行业在中国绝大部分就是以骗钱为目的,你如此大粉丝量的人根本就不应该去推广,因为你根本就没有能力去做匹配的风险教育工作
     333
    作者
    当然不会全是骗子了,你算算行业总规模,再算算炸掉的平台的待收,我估计连5%都不到,你再算算A股财务造假的公司数量,突然一个ST就要吃20个跌停的股票今年几十个了。如果有骗子就要退出,那我们大家都去销户吧。没有你想象中的净土。
  •  117
    投银行是慢性自杀?难道还是投p2p整天提心吊胆好?
     199
    作者
    你要问我的话,我肯定毫不犹豫选择p2p,我可以承受风险,也不愿意接受确定性的贬值亏损。
  •  39
    投了上千万在平安平台下面的信托项目,信托目前来看会不会有风险?
     137
    作者
    如果去杠杆再这么强硬的搞下去,信托也不安全,上市公司几十亿的市值都有炸雷的,公司都不要跑路的,信托牌照虽然贵,但也就二三十亿一张,真的兜不动的时候也要炸。今天为什么A股突然大涨,就是国家释放信号,去杠杆暂时先缓缓。
  •  124
    炸掉小的和不合规的以后,生存下来的那些p2p收益会不会逐步下降向银行看齐。现在头部平台收益也不比银行高多少了,冒着损失本金的危险全部身家放进去赚那点差价似乎不太值得
     131
    作者
    你只要记住一句话,利率永远是和风险成正比的,你赚的每个子都是有原因的。所以没有值得不值得的说法。我的建议是景气周期尽量买高收益的,紧缩周期就稳妥一些。
  •  63
    排名第一应该是陆金所吧,不也照样有问题?
     117
    作者
    陆金所自营的p2p还好,这么多年没听说谁折了本金,有问题的是代销小券商的企业债。
  •  23
    为什么会集中炸雷?
     112
    作者
    首先今年就是去杠杆的大年,今年A股财务爆炸的公司你有没有觉得特别多?债券违约的也特别多... p2p只是被传导到了而已,如果政府不刹车,后面会传导到地方债,信托。包括银行,你也别以为都安全,一些小的农商行和城商行也蛮危险的。
  •  29
    你说的周四周五确定方向,今天的方向确定了嘛?
     90
    作者
    感觉是要向上了,今天的资产新规释放出了政策缓和的信号,也许苦日子就要熬出头了。今晚不翻了,休息休息
  •  20
    一般来讲,p2p平台会怎样去做风控
     85
    作者
    其实只要平台的标铺的够散,真正做到p2p,风险其实没大家想象的大。但借钱给1万个人,管理的难度和成本比较大,更容易的是直接借给一个人或者一家企业,省心,但是一旦雷了就直接玩完。还有更省心的,直接把钱募集起来自己玩,这种就是自融,是犯罪。
  •  44
    请问怎么样或哪里能看到昨天那篇?
     63
    作者
    我的文章会转载到gushequ.com,以及雪球,昨晚是因为涉及的收益凭证宣传不合规,监管层给东财打电话,东财让我删了,抱歉啦,以后我会注意这些细节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