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们与鸠摩智
原创: 顾子明 顾子明明公 昨天
有朋自远方来,刚到家,本想聊聊今天召开的会议,但看看时间,肯定不够了,于是,今天就在小黑屋中闲扯淡吧。嗯,再有两三天,小黑屋就结束了。
最近,总有一批读者在文章后面留言,说我现在写文章"没劲"。
说起来,政事堂以写时政起家,从12、13年开始,写的文章完全与主流时政媒体意见相悖。而这些相悖的文章和结论,最终若干年之后,被逐一证实。
因此,早年看过我文章的人,都会觉得"有劲"、"刺激",甚至刷三观,但实际上,我陈述的只不过是大家看不到的事实。
而最近两年,很多把注意力依然放在时政角度的读者,觉得"没劲"和"不刺激"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现在的政治环境,连不识字的大爷大妈都明白。因此,我不写你们说"没劲",我如果写了,那简直就是"无聊"。
因此,我慢慢转型为经济类写手,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监管,而是因为真的没啥可写的了。
一向以准确率自诩的我,总不至为了增加无效的读者,而选择造谣吧?
而有些为了吸引眼球的评论家们,选择"听风就是雨",跟着外媒一起编造谣言,这玩意虽然很吸引眼球,但是写错的东西+外媒诱导,这两项凑齐了,结果必然会死得很惨,而且,救都没法救。
因此,对于像我这样的写手,向经济领域转型,也就成了一个必然的选择。
而时代,有恰恰给了我们这个机会。
就像我经常跟朋友开的一个玩笑,用政治为内核的我聊经济,就像小说《天龙八部》里面,鸠摩智用小无相功模拟少林七十二绝技......无论是16年的万达、乐视等系列,还是17年的卫国战争、P2P等系列,嗯,这种大反差和精准预判的装逼效果,的确很刺激,也很"一颗赛艇"。
而这些预测,尤其是大周期预测,并不是因为我懂经济,其实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我不懂经济,所以才能判断正确。
而有趣的是,今天看到一个段子,说最近的各路搞周期预判的"首席经济学家"们,都在纷纷发牢骚。
看了看他们的文章,我跟群里几个朋友调侃,他们大发牢骚的本质,很可能因为这帮首席们是突然发现,"看得见的手",取代了"看不见的手",因此自己自学习、就业以来,几十年的经验和积累,都特么的白费了。
因此,别看他们自诩早已财富自由,实际上他们比底层用着拼多多砍价的人群还焦虑.......毕竟,对于一个人来说,最难的就是对自己的否定。
而在这种环境下,他们中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回到过去,"恢复过去的荣光",因此,他们的演讲和文章,内在驱动的逻辑,自然就很"反动"。
因此,"反动"的逻辑所驱动的投资与建议,自然就会被历史的车轮碾压过后,只能留下"吱"的一声。
毕竟时代变了,老路必然是走不通的。这帮首席们,怎么还得再焦虑一年。
而新的路,其实前途和路径不难判断,我在前两年的众多文章都说了,这条新路,也是也是二十多年前那条老路的一种翻新,很多经验都可以从那里面寻找,对的继续走,错了的加以纠正。
而这条路,既不是计划经济,也不是市场经济,也许就是另一个"鸠摩智",嗯,用计划经济模拟市场经济。
因此,机遇在哪里,其实聪明人稍稍琢磨一下,就能明白。
长按二维码,关注
顾子明
喜欢作者
71 人喜欢
阅读 698992924
广告
股市观察院
MACD+KDJ+RSI,三大组合把握股票交易!
关注
精选留言
写留言
115
枯木之东
双轨制会重新定义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吗?
336 作者
嗯,这一波搞定了,西方经济学就得重写了.....
102
朱斌-Kevin
20年前的中堂可是对房地产下狠手的啊
292 作者
所以,这一轮的住宅调控,肯定要狠
62
刘家易
昨天看留言区明公说我们混改的方向是新加坡模式,今天看了一下新加坡模式的发展历程,发现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和新加坡八十年代中后期及九十年代非常相似,都面临房地产投资过热和人力成本增长过快等问题,而新加坡的改革模式是加大发展服务行业以作为推动经济的第二引擎,通过金融和信息资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把新加坡变为地区金融和信息中心,根据新加坡模式改革所取得的成功是不是也是明公看好美好生活服务商和蚂蚁金服其中的一部分原因呢?
285 作者
新加坡改革最大的好处,就在于李光耀的儿子们对新加坡政府的控制力,以及李光耀女婿们对淡马锡们的控制力
269
孔德志 齐鲁律师 公司商事
想到了马省长关于未来是DT(数据)时代的演讲,其中一个论断就是,大数据很可能会让社会重回"计划经济"时代,在海量数据的支撑下,使得对市场的精准预测变为可能,使得计划经济在保留超高效率的情况下,还可以吸收市场经济的特点,今天来看,感慨万千,马省长真的是一直紧跟历史的进程前进啊
85
未来的自己
鸠摩智最终还是败给了正统武学的萧峰
228 作者
败给萧峰我从来都不怕,就怕被段誉吸干净,彻底变成佛系的.....
43
苦瓜肉丝-何
现在因为环保关闭了无数小企业,明公讲讲?
177 作者
不就是当年为了保住强大的央企,让地方国企大下岗嘛,道理一致
57
Heimdallr
高善文的澄清稿子我看了,有的时候如果出发点有问题,很多东西都有问题,哪怕语言上看起来很圆滑。出发点是历史进程决定的屁股决定的。
156 作者
高的文章是为了目的而拼出来的,很多地方有问题的
18
员若轩
西部未来5年发展如何呀,尤其我大美新疆
139 作者
新疆是稳定,不是发展
59
杨小茗
但是明王你急于求成,用道家的小无相功催动少林绝技。由于本寺七十二项绝技,每一项都足以致人于死地,所以每一项绝技都要用相应的佛法来化解。强行多练,早晚有一天会走火魔。轻则内功尽失,四肢瘫痪,重则筋脉尽断,性命难保。
134 作者
嗯,所以,精神层面必须要同步建设.....
32
怡然自得
中国不是一直在模仿吗?难不成要回到陈云所说的计划经济是鸟笼的模式?
129 作者
腾笼换鸟这个词儿,看看是谁说的
31
Puzzle
计划经济模拟市场经济。。笑出猪叫声来
126 作者
最近因为要降低美国大豆进口,已经要调整猪饲料的大豆含量........猪怎么会笑呢........
116
SUN
早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就提出"让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很多人以为以后就没有看不见的手了,其实是中央在告诉党内的同志们,以后不能简单粗暴了,要学会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更好的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行作用"。
36
Eason
贸易战最近明公基本不提了,吹完了牛逼,也该说说贸易战过程中自始至终错的离谱吧
114 作者
我整个贸易战只错判了一环吧?全网你能找到第二个比我预判率高的?至于我预判妥协而我方没有妥协的结果,你看看今天的政治局会议是怎么说得外部环境?Naive!
106
伏勇
感觉有意识形态之争,最近不少文章在带路
8
贾
如何对付老美联俄抗华
104 作者
这种智障的言论,笑笑罢了
41
BRIC
机会在马上要被大水漫灌的科技领域
103 作者
每个层面的人,拥有不同资本的人,机会是不一样的~
22
小闲人(陈东)
明公,会议精神全篇没提到核心技术,铁公鸡被拔高到第一位作为稳局面重器。是不是意味着高科技由明线转为暗线。而真正的会议精神是不是需要往后的观其行,而不是现在的听其言?
103 作者
核心技术在两周前的中央财经会议上作为单独的议题讨论了
26
游戏人生
明公,关注公众号也有快两年了,第一次留言,我自己就是干金融的,三位首席的文章都看了一下,最深刻的感觉就是他们对即将到来的苦日子没有足够充分的准备……但是,本人也有不明白的地方,你觉得未来针对科技类的股权投资行业是否是个机遇,忘赐教~
93 作者
定向的大水漫灌,必然有机遇
30
L先生
明公的意思是我应该把家里所有的医院卖给央企咯?
92 作者
别卖啊。。。这玩意以后老值钱了。。。
40
周健学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计划经济更能利用最少的资源满足更高的需求
87 作者
嗯,也会缔造一个强大的......
33
方维工业焊接机器人 查13608483676
说实话,本来今年制造业就差,加上毛衣战让人对未来更加不确定,这几天被这些人的文章搞得相当烦躁,总感觉今年年初又投入一大笔钱搞机械制造自动化失误了,现在又没办法回头郁闷死了。这种状态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83 作者
你可以回去研究一下08年普通制造业是怎么加杠杆扩张的.......
19
圣象地板苏岚
一直看您文章说p2p,觉得他们爆雷是理所应当,人人皆知的常识,结果这几天看报道,很多陷进去的人完全没这个概念!爆雷潮之前还有很多人研究,找靠谱的。可他们倒掉是大势所趋啊!这才惊觉您这里的含金量是多么高!
83 作者
我的含金量是准确预测到月,只要是铁杆粉丝,有半年的时间提前抽身了......
83
T9
高的文章以前看过,今天也看了,感觉像个小媳妇埋怨自己的老公,别人家的老公似乎永远正确。明公,今儿能上墙不
29
Flying碗豆
不过,参考之前明公的判断,这个加大补短基础设施,会不会和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税态度和行动挂钩?
79 作者
很可能会,之前提过一个设想,地方债务规模与房地产税规模挂钩
17
郭志朋
明公能再预测一下比特币么
77 作者
长远看来必然没有价值,但是目前已经彻底市场化,所以,无法判断了...
74
桂东
据说,汪兆铭先生当初也认为,与日本抵抗不如先投降(或者说合作),待强大后再伺机复国,因而千方百计逃离重庆在南京建立伪政府。惜之遗臭万年。很多所谓的民间智库和有关人士,岂不是在步汪主席后尘?……现在这种论调的人好多
72
柒伍贰
都说经济学家不懂经济其实是西方的经济理论体系不适合研究中国啊……
28
朱庆余
不具名地批评了高xx
69 作者
哈哈,人家水平吊打我几个来回,自然不能乱点名了......
26
易水寒夕
难道是理直气壮做大做强国企
69 作者
这句话2年前就写在了政治局的报告中
6
沈某某
高对中美主要矛盾的认识还是很客观的,这个矛盾乐观并且会长期存在,这种对抗从全球来看对人类社会并不是一件好事,如处理不好恐怕危机重重。
59 作者
高最大的问题,在于为了结论而拼凑论据。我之前文章就说过,美国搞TPP的威胁,远比贸易战要大
59
燕居听雨楼
【中央政治局会议:坚决遏制房价上涨】跟此前比似乎少了"过快"两字
14
孙白不白
走到现在,已经没有了供我们模仿的对象了吧?所以,只能是大胆摸索前行了吧?
送给投资设备的朋友,逆势也出英雄,在管理上必须得有真功夫了
58 作者
嗯,已经没有了,走出发展中国家陷阱,就能重新书写经济学规律了
22
Tony
跟着国有资本投资,国有资本从哪里退出,就一定不要进,国有资本从哪里进入,一起为国接盘~
53 作者
这个操作,其实挺困难的....
20
攀
明公,这个坑挖的够大!朱镕基讲话实录填起来真够累。
53 作者
我反正买了,正在研究呢。。。。
7
楠
之前看您写的,已经把钱从股市里撤出来了,不知道现在对股市的看法是什么呢
48 作者
我不是说了嘛,这帮首席们怎么也得再焦虑一年。。。
24
Levin
看了明公这么多文章,我感觉发财的机会应该是在高科技,石油,天然气开采服务部分吧。。。。已拿住一只油服公司股票
47 作者
油应该还得段时间才能启动吧,布局可能略早
2
王文灏
高的演讲感觉和明公的卫国战争开始几篇讲的类似。但怎样的选择才不会导致洗洗睡了呢?如果毛熊真倒向鹰酱,在兔子后面放冷枪,通过高油价剥削全世界,想想都觉得兔子和欧猪要凉。在这么大的利益面前,万一鹰酱资产阶级大联盟建立了就尴尬了😅
47 作者
他国际政治方面是小白。。。。
22
岁月无声
今天这个会这么重要,我以为明公会有评论,看来还得等明天
45 作者
明天晚上还要有个活动,不晓得几点能回家.....
21
爱音乐的设计师
怎么能看到12.13年的文章
42 作者
那个时候混知乎,基本都被删了。。。
29
华莲🐇
日常看文点广告。看到明公说车轮,想起一段话:
何为国际主义之道?我碾你是为了你好。
何谓强国之道?众小弟拿号排队找关系走后门双膝跪地至诚膜拜:大哥啊求碾压!否则我就跪地不起!
何为中华之道?自古以来,你就是被我们碾大的.......
何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道?碾过去的时候还坐在轮子上探头大喊:"历史的车轮过来喽过来喽~呜~轰隆龙隆~~~"
26
胡乐呵
大战临近,各路大仙总要出来扑腾两下,有哀怨的,害怕的,风凉话的。。。等他们表演的差不多了,权威人士就又会盖棺定论了。
9
悠悠
第六赞 有些词句似乎跟接头暗语似的 有些不理解 只能看留言回复慢慢琢磨 点广告可以多次点有效吗?
25 作者
一次就可以,不要贪多
24
静静的流河
先点广告,后站位,去掉"过快"加上"坚决",明公神预测。
24
赵帅@Kevin
回想起20多年前清华校友时期,大刀阔斧,壮士断腕!
3
苏耀杰
看了明公关于新疆的回复,心凉凉~但通过自己的经历,感觉新疆没有发展就没有稳定,因为没有发展,人口就会流失,人口一旦流失,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就是空话,长久的稳定就不可能实现。目前看5—10年间肯定是稳定为主,10面后估计会加快发展经济~
22 作者
想多了,稳定与发展是共生的,没有发展就没有稳定,同理,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
3
小李童鞋
请教明公,朋友劝我转行,本身地产行业的,目前国家三令五申,内心还是感觉有戏,瞻前顾后,请指点
20 作者
地产永远都是支柱,就看你选得企业对不对
16
Cai Yiming
还真有可能改写经济学,古典经济学总结西欧千万人口级别时期的经济运行实践,萨缪尔森凯恩斯指导亿级人口的国家建设和国际博弈,谁来总结和指导10亿级别的国家呢?
15
追梦
计划权利,市场经济这个说法更符合历史进程。
12
sleepyhead
【黑龙江省天然气管网公司挂牌建设运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31日,黑龙江省天然气管网公司在哈尔滨市挂牌成立,将负责黑龙江连接中俄天然气管道干支线的黑龙江省内管网建设和运营该项目总投资130多亿元,涉及天然气干支线管网36条,总里程2800余公里。
听了那个演讲,高关于中俄关系以及中朝关系瞎扯淡,危言耸听,要不是看了明公文章我都被他忽悠了
4
周8戒
双轨制……写在哪篇文章了?
8 作者
我大概十几篇文章都是围绕新时代的双轨制吧
6
老易
今天的留言区有点作,明公勿太多回应,我们都在等你走出小黑屋……
1
老乡别走
明公,现在作为中国电信这样的央企员工还有前途吗?年年提速降费还要被总理直接怼
5 作者
没有吧,电信行业先是向互联网,后是向5G基建输送利益,都是历史的必然,谁叫邮电部一个领导都没孵化出来呢~~~~
发自我的 iPhone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