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8日星期三

央行财政部互怼,钱会流向哪里?

央行财政部互怼,钱会流向哪里?

 顾子明 顾子明明公 昨天

不知不觉,小黑屋过了一半了.......


这几天,几乎经济领域的人,都在讨论央行和财政部的互怼,很多媒体甚至逐字解读,来解释这场互怼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说起来,政事堂最讨厌的就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央行和财政部双方派出来的都是体制内的顶级官僚,这就像电视剧《Yes minister》里面,我们去扣职业官僚Humphrey的字眼毫无意义。


这两部门内斗的逻辑很简单,政事堂在前天文章中也说了,就是中央的强力去杠杆,把原有的蛋糕做小了,没有了增量之后,大家只好开始打存量的注意。


正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各个部门以及其背后不同的利益团体,自然会开始披着正义的外皮,一本正经的开始怼对方。你们要是真信了他们为了打赢对方而准备的说辞,那就真是Naive了。


当然,这种良性的互怼是好事儿,双方都开始扒对方皮的时候,势必也守不住自己的裤衩。就像《康熙王朝》里面康熙纵容明珠与索额图互怼一样,平衡方为正道。


而权威人士说了,中国未来经济是L型的,这都已经定性了,那些不懂事儿,还指望放水的同志们,真的别指望中国经济再整体加杠杆了,未来顶多就是稳杠杆。


所以不管这些部门有什么历史渊源,未来一定会继续撕下去。就像当年一战爆发的时候,欧洲那帮君主不一样都是亲戚加亲戚嘛,可是一旦全球的殖民地被瓜分完毕之后,他们甚至从撕逼升级到战争。


而在这种蛋糕增量没有之后,不仅央行会和财政部撕,未来地方政府也会很快加入撕逼的行列,跟财政部撕,跟一行两会撕,这些都会成为我们未来的新常态。(看这两天的新闻,已经开始撕了)


因此,对于撕逼严重的领域,我们要考虑规避和避免损失,因此,很多PPP项目、政府基建项目,以及货币化棚改相关的领域,及早甩手是合理的选择。


虽然这些短期内看没有问题,但毕竟这都是长期的买卖,就像政事堂去年年底预判P2P会在今年六七月份梯次爆,大家自然还有半年的时间赶紧跑路,跑晚了就是一地地雷。


当然,每关上一扇门,就会打开一扇窗。就像政事堂之前预判,当货币化棚改减速之后,必要要对农村和租售同权进行转移一样。为了维持经济的平稳,财政与央行在缩减一部分旧式投资之后,势必重启新的投资方向。


找方向其实不难,央行和财政部互怼,这么大的事儿,不可能平白发生,一定要看背后的发生的背景。


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徐忠发文怼财政部的时间,是7月13日。而就在当天,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闭幕。中央财经委员会是今年3月,根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由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升级而成。其会议的重要程度可想而知。


而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之下,蛋糕不够分的央行和财政部,才开启了互怼。


所以,我们很容易就能够从会议的公告中,寻找到未来蛋糕的增量在哪里,看一下会议的公告就会明白: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为我国发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


所以呢,未来科技领域,将是未来财政和货币政策新的水坑,大量的政策性资金会持续向这里涌入,以填补对落后产能去杠杆过程中减少的货币投放。


而在大规模的投入过程中,未来知识版权必然也将成为重点,(以我所处的自媒体来看,未来头条百度等会遭遇一轮暴击和整改),而更广泛的领域来看,国家会对学历造假、科研造假进行大规模的打击,并对真正搞科研的人才和企业进行大规模的补贴。


一定程度上来看,这也是一种倒逼改革的结果吧。


只是可惜,十年前的我们,没有选择走这一条路。


长按二维码,关注

前序文章:

央行怒怼财政部背后,新一轮放水和机遇在哪里?

阅读 65296
2714
精选留言

写留言

  •  262
    明公说的也太准了吧 刚刚人民日报发推文对论文造假行为严惩👏 👏
     409
    作者
    巧合,巧合。。。。
  •  93
    看了您的文章,几次三番和媳妇强调金融领域高风险,6月初清掉手头所有理财。我媳妇理财群里n多人都踩雷了,我们一个没中。谢谢明公。 我让我媳妇把你的几个号都在那个群里做推广了
     325
    作者
    我挺佩服你这踩着线逃离的。。。。。
  •  47
    L型让人好无望啊!十年前……晚了吗
     318
    作者
    如今眼中留下的泪,都是当年脑子里进的水
  •  35
    十年前是准备要产业转型升级来着,后来不是金融危机了吗,然后大boss就说了一句:不折腾。。。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298
    作者
    金融危机才是廉价收购技术和弯道超车最好的机会
  •  295
    十年前没做成事情现在老大在强推 结合明公昨天的文章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 特不靠谱和老大一样 都是敢于逆势而为的leader
  •  76
    内部矛盾咋解决啊,知乎野鸡大v的群里,一群跟着野鸡大v学知识的年轻人,恨不得楼汇股全爆
     282
    作者
    啥都不懂瞎逼逼的青年,迟早要长大的
  •  238
    十年前选择了韬光养晦,救美国救欧洲救自己。今天美帝打我们、欧洲挤我们,我们只有自己改革救自己了!
  •  233
    十年前那一次大放水救活了德国佬,德国佬吃饱了以后又有力气跟你搞一些有的没的了!十年前无感,十年之后,在德国生活数年的我,每当想起这个,就恨不得把某人吊起来打!
  •  60
    感觉三线城市的技术领域特别没节操
     197
    作者
    科技必然是往一二线和东部集中
  •  190
    必须为十年前的错误买单,总之出来混总会还的! 希望高层能够吸取这次教训,引领中华走向复兴!
  •  49
    诶,我是四大行一线信贷员,看着手上几个政府项目,只能摇摇头,担保单位基本没担保能力,很多都是靠包装,领导认为政府的还款能力不用愁,痛苦惆怅啊。
     157
    作者
    领导不应该考虑政府的还款能力,而应该考虑政府领导的还款能力。。。。
  •  38
    看文章,喜欢,点赞,点广告,留言真的从明公这里学了太多东西。我本身是做私募行业,明公所说的ppp项目也是目前线上的主要产品,有很多层担保,这样即使政府还不起钱,应该也没啥问题吧之前一直觉得政府背景的项目没啥问题才敢给客户推荐的,客户也是信任我选择了投资,真的不想辜负客户的信任
     156
    作者
    问题主要不是能否还得起钱,而是过程中你们是否合规。另外说起来,那么多层担保,哪有几个能真出钱的啊。。。
  •  65
    几年前互联网和金融的结合,是各种金融创新以及乱象的开端,也开启了很多"新玩法"。接下来引导资金往科研领域渗透,会不会也会在几年后形成新的科研"创新"泡沫呢
     150
    作者
    必然会
  •  141
    知识、技术领域不好摸鱼了啊!这对于科技发展来说是大好事
  •  30
    今天这篇太短了吧?
     133
    作者
    我现在是假期啊。。。。一个月
  •  109
    现在选择走这条路成本比十年前高太多了,1,各项物质成本高太多;第二,失去了吉利并购沃尔沃这种机会了(现在科技行业,高价别人都不卖给我们)
  •  108
    十年前埋下了今天的雷,今天不仅真正的危机盖不住了,还要连雷都一起引爆。
  •  86
    方向肯定是对的,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治也绝非一日之功。特别是目前,除了进入寡头时代的互联网和遍地开花的新能源行业,以及在供给侧改革和环保重压下促成的产业整合之后形成的各行业龙头,这些过的滋润外。大多数的实体经济特别是传统制造业真是水深火热,屁民也人人自危,光荣地为国接盘后,房贷的大山也就压下来了,消费一路降级。国内市场在缩,没有市场的反哺,再好的科技成果也没法产业化,没有产业化就没法进一步的换代升级。这就跟芯片一样的道理。落下的功课肯定是要补,但是谈何容易,真担心浮躁的社会在追赶科技上也急功近利,走弯路。 我的挚友就在国内最顶级的学府做学术成果市场化转换相关工作,资金有,人才有,政策有,然而,这些年下来,几乎没有亮点,乏善可陈。效果很惨淡! 跑题问一个问题,房地产蓄水池水位这么高,现在是强行锁住了,但是未来这些资金的出路在哪里?难道只能抻?很迷茫! 明公,头一回写这么多,求上个墙,求回复,求指点迷津。
     94
    作者
    嗯,慢慢锁死吧,一旦流出来太可怕,只能靠时间来慢慢消化
  •  36
    嗯嗯,周末我们加班研究出让了部分金融板块股权,今天我们努力的生态农业技术方面上市公司出了公告……明公你这是在配合吗
     79
    作者
    额。。。那下次酒店房费帮忙结一下。。。
  •  55
    农村、租售并举、科研这是明公指出的大池子,也是有意思这三个池子有共同点:够大(资金黑洞)!够慢(细水长流)、够低(投资收益可能比较低)而这也恰恰新时代上峰的投资价值观吧?明公能就"新池子"和"旧池子"的发展特点和投资逻辑方面再给大家讲讲吗
     78
    作者
    一旦具体化,很多时候就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
  •  12
    感觉投到农村就是个无底洞,除非是以后的大规模农业。
     69
    作者
    只有大规模的农业,才可能推动城镇化和节约土地啊。。。
  •  11
    作为医生,好像不管这些政策怎么变化好像跟我们这个行业都关系不大(但是不妨碍每天看心心念念明公文章),明公你觉得跟医疗有关系吗
     68
    作者
    医疗未来是"三驾马车"啊,机会很多~
  •  67
    前不久,中央就发文《关于"三评"改革的意见》,当时我从这篇文件作出的判断与明公现在一样,即科研领域会变天,以往糊弄人的项目和人将来都很难混下去了,这次科研圈的改革是动真格的,是要改变分蛋糕的规则的。
  •  55
    今天第一了吧,求明公翻牌子
  •  49
    十年前走了这条路,轮不到今天本子来跟欧盟搞世界最大自贸区今天看这条新闻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  45
    日常点广告,求问明公,那知识产权工程师,作为法律和工程的结合领域,未来也能有机会喝个汤吗?
     38
    作者
  •  28
    明公终于补了一文,把思路捋顺了。
     41
    作者
    嗯,算是上一篇文章的补充吧
  •  37
    明公,昨天国资委召开年中会议:央企降杠杆成下半年发力重点。明公预测的太准了
  •  16
    我如果偷懒没点广告,明公能看出来么?点广告怎么算点到位?点进去,需要注册的要注册么?认真的美女最性感~求妖娆的上墙
     30
    作者
    不需要注册,点一下秒退出了就可以。。。。谢谢美女
  •  30
    消息出来了,今天央行窗口指导银行增配低评级信用债。 明公对央行去杠杆和财政去杠杆的判断看来正在得到验证……
  •  29
    只是可惜,十年前的我们,没有选择走这一条路。 --对这段话再赞同不过了, 而对同样是老读者却p2p爆雷的我来说,还有另一段感触--总自以为是的认为会渐进式出现,结果却突然爆了一堆,真是愧对了明公的科普。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