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4日星期四

从抗美援朝到半岛危机

从抗美援朝到半岛危机 

 2018-01-04 顾子明 政事堂Plus

昨天下午三点,朝韩板门店的直通电话开通,中断两年的朝韩通话重新启动。

 

2016年初,因朝鲜连续核试验和导弹试射,韩国关闭开城工业园区,朝鲜旋即切断板门店的直通电话作为报复,此后,朝韩所有联系渠道都被切断,半岛双方,沟通基本靠吼……


而此次恢复热线,是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下的指令,且表示正式支持朝韩关系改善、支持朝鲜代表团参加将在韩国举行的平昌冬奥会。

 

有趣的是,就在朝韩宣布板门店热线重新开通前几小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发了一则推文:"朝鲜领导人金正恩说'核按钮一直在他的桌子上',请身处其穷困而饥饿的政权中的某个人告诉他,我也有一个核按钮,但我的比他的更大、更强,并且我的管用!"


如今半岛局势,一方面恢复沟通开始变暖,另一方面却被核阴云笼罩,这种南辕北辙的状态,让很多人不知所措。


其实,就像政事堂去年预测的,随着特朗普的当选,朝鲜半岛的局势台面上会越来越激烈,但是最终结果反而加速重回谈判桌前。

 

今天,政事堂从抗美援朝为什么会的爆发角度,以及东方人和西方人的思维角度,来解读一下半岛的走势。



 

半岛战争开始之前,美国对于亚洲尚无统一的政策,主流思想是放弃台湾的蒋介石政府而全力交好毛泽东政府,甚至对于南韩的李承晚政府,美国政府也没有将其纳入军事保护圈。

 

而挑起战争的一方,则是共产主义一方的苏联、中国和北朝鲜。

 

但是,这三者对于此次战争的态度,却颇值得玩味,而且,三家还都在相互算计对方。


对于北朝鲜的金正日来说,必须抢在中国收复台湾之前,利用武力的绝对优势快速收复南韩。美国处于外交政策混乱期的机会转眼即逝,一旦陈兵福建的中国抢先收复台湾,则美国从战略上必须要守住韩国这个东北亚唯一的支点,届时美国外交政策势必调整,美国民众绝不会允许共产主义国家连续在亚洲取得军事胜利。

对于苏联的斯大林来说,苏联虽然军事实力强劲,但经济整体实力远逊于美国,二战时大胡子能胖揍小胡子,经济上依赖的还是美援。而且二战打得苏联欧洲地区千疮百孔,远不如没有遭受战火的美国。因此,一方面,苏联需要休养生息恢复欧洲地区的经济,另一方面,政治上苏联需要消化二战胜利的果实,控制经济发达的东欧诸国(东德、波兰、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因此斯大林急需将美国的战略重心吸引至亚洲,为其在欧洲争取时间。

 

而且,取得战争的胜利后,统一的朝鲜半岛,将有与中国同志掰手腕的实力,既有利于朝共脱离中共的控制,又有利于苏共对朝共和中共搞平衡。因此,在金正日提出想通过战争统一的时候,斯大林非常支持,甚至要求中国同志给予支持。

而当时,最不想打朝鲜战争的就是中国,一方面,建国之初,百废待兴,需要全力建设国家,另一方面,美国在二战时横扫日军的战斗力,对于被日军在正面战场压了八年的共军来说,依然记忆犹新。(军神林彪和粟裕都推辞了总指挥的职务)

而且更重要的是,当时中美关系尚还良好,一旦中国在解放台湾之前,参与朝鲜战争,势必导致与美国反目,而拥有海军绝对优势的美国,将轻松断了中国的统一台湾的大梦。

 

这对当时的中共是难以接受的。

 

原因很简单,如果不消灭台湾国民党残部,在国内,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逻辑无法理顺,譬如早年遍地的土匪特务,如今遍地的野生果粉。而在国际,中国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重要地位,无法顺理继承,对日本的战争赔款,也无法索赔。


那么,中国为什么最终会在联合国军仁川登陆后参战呢?

普遍观点是中国担心金正日战败之后,失去北朝鲜,重工业基地的东北变成军事前线。

 

想一想,这几十年来,两岸在海外争夺法统的成本,以及中国为了重回联合国海外援助的成本,跟东北变成军事前线比哪个更合算呢?


其实,我们参战的最主要原因,是毛泽东最害怕金正日战败之后,必然在斯大林的支持下,在中国的东北组建朝鲜的流亡政府。(斯大林有过对此的电报)

一旦金正日战败,数百万朝鲜溃军和难民势必大量涌入中国东北,而中国东北在建国初是著名的地广人稀。而且,东北大量的边境城市,还有大量的朝鲜族裔。(金正日敢南下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共连人带枪提供了五万人的朝鲜族武装)

因此,金正日的流亡政府,不仅有理由长期霸占东北的部分重要城市,甚至苏联也有足够的理由继续保持雅尔塔协议以及与蒋介石政府签署的条约中,苏联在东北的特殊权益,让东北变成中苏朝共管之地。

将新中国工业最发达的地区继续划归为租借,让苏联大兵就驻扎在首都两三百公里之外,这是一个积极推动工业化的民族主义者毛泽东和他的创业团队所绝不能接受的。

就像小说《天龙八部》里面,鸠摩智用中国传统道教的武功作为内核,施展外传的少林绝技一样。从小读三国演义和水浒传长大的毛泽东,是一个包着共产主义皮的民族主义者,甚至在延安已经掌控军队后,都不敢去抗大讲马哲课。

所以,害怕金正日失败后在东北组建临时政府,使得中国有丧失东北的风险,才是毛泽东出兵朝鲜最重要的动机。

 

有了动机,那么是什么让毛泽东最终下定决心出兵的呢?

实际上,是东方文化和西方文件之间巨大的差异。


无论是50-53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入朝,54-58台海危机的炮击金门,62对印反击的闪电战,69-71中苏冲突的珍宝岛战争,还是79年中越边境的自卫反击。中国战争目的都是以打促谈。


东方农耕民族几千年来的斗争策略,是集中优势兵力军事打击,展现足够的战斗意志,迅速赢得主动权和心理优势,随后就展开政治层面的动作,为的是在随后的谈判中赢得更多的筹码。

而毛泽东在不掌握核武器之前,经常表示对核武器的毫无惧怕,并经常口出狂言表示死几亿人都没事儿,实际上目的就是为了在国际谈判的过程中废掉对方最依赖的筹码。

而西方呢,更喜欢使用通过军事压力,制造包围网来增加谈判的筹码,迫使竞争对手做出妥协。就像近年来韩国部署萨德,在日本部署宙斯盾,在南海自由巡航和组织大规模针对性军演。

而这些,除了对大陆国家当搅屎棍之外,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在政治和经济上增加自身的筹码,逼迫中国进行妥协。

因此,在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之下,西方容易把东方的以打促谈和打嘴炮的防守策略,视为攻击策略;而东方也容易把西方防御策略的包围网,视为攻击策略。而做出过激的反应。

 

就像东亚人喜欢玩的围棋,从不在意几个子的得失,掌握权力的精英们重视的是会不会被敌人战略性包围而一锅端。而欧美人玩的国际象棋,掌握权力的国会和民众极其重视一两个子的得失,很少会考虑包围网的问题。

 

在这种思维的差异之下,导致中美之间的误会越来越深。


譬如,毛泽东下定决定入朝之时,是看到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认为美国已经下定决心阻止中国的统一,并形成对中国的包围网(美国在台湾海峡和中朝边境做了两个棋眼,这是要死磕)。而实际上,美国第七舰队进入海峡,本身只是为了在与中共的谈判中获取更大的筹码。

 

同样,在志愿军入朝把一脸懵逼的美国人揍了之后,意外丢了几个"卒子"的美国自然认为中国人要死磕,根本不接受中国的谈判要求和暗示,旋即大规模调兵入半岛。

 

结果,都不想打,都是以谈判为目的的中美双方,愣是将战争不断升级,直到双方都用尽了力量之后,才不得不回到谈判桌前。

在美国的眼里,中国与苏联在东北、蒙古、新疆等众多地区有核心领域的纠纷,因此作为海洋国家天生的搅屎棍直觉,认为中苏之间势必爆发矛盾(后来这点被半岛战争结束没多久,中苏就迅速交恶验证了)。因此才会在国共内战时保持中立,给了中共宝贵的喘息之机。

但是由于文化的差异以及没有沟通的渠道,在朝鲜半岛的战场上,导致了双方的误判,中方视美国将对中国进行包围,美国认为中方为了意识形态不惜举全国之力对美开战。

因此,一场小规模的地区战争迅速升级为五常之间的热战。

 

好了,回顾完历史之后,再看如今的半岛局势。

 

朝鲜一边叫嚣不怕核战争,一边积极进行核试验和导弹试射,其目的和当年中国建国之初的状态很相似,就是以打促谈,一方面用不惧怕战争来去掉美国战争威胁的筹码,一方面通过研制核武器来增加自己谈判的筹码。

 

而朝鲜最终的目的,就是利用手中筹码,向美国卖出一个好价钱,最好还是绕过中国能跟美国直接谈判。

 

因此,政事堂判断,代表着军工石油集团的特朗普上台之后,将一改之前民主党的绥靖路线,共和党很愿意通过一场战争来拉动经济。因此,朝鲜执政当局为了避免误判擦枪走火,导致前功尽弃,势必趁着文在寅上台后,重建沟通途径,将手头的筹码尽快变现。


因此,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目前的重点,则在于掌控半岛和平进程的过程中,占据主导权,维护国家的利益。


不能盲目自大,也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避免当年斯大林的老路,一手好牌,可结果最后一场战争下来,丢了中共、朝共的控制力,没了东北和新疆的特殊利益,武装后和工业化的中共迅速有了跟老大哥掰手腕的能力,结果反目成仇,成了苏联覆灭的掘墓人。


 

后按:政事堂写今天文章的起因,是半岛领域的权威沈志华,最近搞出来的一些很无耻的证据,来歪曲历史,甚至提出有损国家利益的半岛解决方案。政事堂认为,被仇恨蒙蔽双眼的人的资料和结论,不能盲目相信,最好与一些史料进行对比。


小程序:Iphone用户点击这里赞赏


关联文章:

朝鲜又爆了,火箭侠变身核弹侠!

半岛突变!特朗普将朝鲜列为支恐国家

吉林日报介绍核防护,半岛核战一触即发?大家想多了...

阅读 48508
1130投诉
精选留言

  • 老大,很多地方错了,是金日成,不是金正日。

    昨天 

    作者回复
    恩,今天没带电脑,用手机码字的,不方便校对,错误有点多

    昨天

  • 毛还是最牛逼

    昨天 

    作者回复
    抗美援朝一手烂牌被他打出花来

    昨天

  • 一手能向美苏双方要价的好牌,被毛泽东打烂,耽误了数十年现代化建设,和平的风调雨顺时期,饿死几千万臣民,按古代标准也算是暴君一个。

    昨天 

    作者回复
    当时新疆和东北,继承的时候苏联都是有特殊利益的,一场抗美打下来,特殊利益都没了。至于饿死人的问题,民国时期哪一年饿死的都不比那三年少

    昨天

  • 林彪和粟裕不是主观推辞,还是有客观原因的吧,比如粟裕身体。

    昨天 

    作者回复
    这哥俩抗美援朝之后争权夺势的时候,身体怎么突然就好了?

    昨天

  • 山东又被你黑倒个副省长

    昨天 

  • 沈志华就是路线错了,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典型

    昨天 

  • 我特意看了下沈的文章。有点我是赞同,朝鲜绝不能拥有核武器。这个政权是一个人说了算的体制,经常欠债不还,完全一副无底线的政权。谁都不愿意邻居是个有杀伤力的疯子!

    昨天 

    作者回复
    说朝鲜政权是一个人说的算的,就和说中国古代是皇帝独裁一样。把整个官僚世袭利益集团剔除去后,看到的只是你自己脑子里的想象

    昨天

  • 这几天石油涨势喜人呐

    昨天 

    作者回复
    12月末说被低估的茅台,1月1日说的石油,1月2日说的360

    昨天

  • 苏联的掘墓人明明是美帝,关我兔何事

    昨天 

    作者回复
    哦,应该低调.....

    昨天

  • 无论是沈志华、荣剑还是杨恒均,无论是直奔主题还是转弯抹角,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真实目的都是紧密配合美国的敌视、遏制、孤立、围堵中国的全球战略

    昨天 

  • 明公:毛伟人不是只读了三国和水浒这两本书,就拿来用的,他是王船山的继承者,集中国悠久的5000年优秀文化之大成者。

    昨天 

  • 1950年6月27日 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1950年9月15日美军仁川登陆;请注意这个时间。还有,朝鲜战争中国不是挑起国,抗美援朝是被迫应战。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抗美援朝就没有中苏重新签订中苏友好条约。中共统一中国大陆不取决于苏美的意志,这一点尤其重要。"给了中共宝贵的喘息之机",这话也太看得起美国了。

    昨天 

    作者回复
    前面都对啊,不过最后一段,内战刚开始,不是美国调停,林彪就要逃到苏联打游击了

    昨天

  • 斯大林没这么蠢,蠢的是玉米大帝。

    昨天 

    作者回复
    斯大林不是蠢,是低估了毛专门打烂牌对水平

    昨天

  • 这次错了,老沈早就依据苏联文件指出,北朝进攻之前征得了老毛同意

    昨天 

    作者回复
    支援了5万朝鲜兵,文章里面提到了。但是,太祖一开始没想过要自己去打,想的还是先解决经济

    昨天

  • 要没有彭大将军横刀立马勇于担当,毛什么花也打不出来。要是勇于担当的人多,也不至于把儿子填进去鼓士气。另外,双方不断试探,谁都不想认怂最后就只能升级开打了。

    昨天 

  • 掌握权力的精英们,和掌握权力的国会和民众

    昨天 

  • 沈志华之前写的文章看了,真是馊主意,向韩国一边倒,全力推倒金氏王朝。也不看看韩国几斤几两,值得五常冒着接收大批难民和使得美朝直接结堆的巨大危险,去讨好那个没有军事外交自主权的韩国!!

    昨天 

  • 粟裕不肯带兵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资历不够,当初在三野都得靠陈毅去压着那帮纵队司令,指挥四野的部队肯定更加难了,而且粟裕和林彪那段时间身体确实很差,明公还是小看了解放战争后期那几个大战役战役对指挥员身体的磨损啊

    昨天 

    作者回复
    攻台总指挥怎么就不说身体有问题?几个月后要入朝,身体就突然崩了?

    昨天

  • 抗美援朝两条线,明线抗美,暗线抗苏。看来明公和我想的一样。

    昨天 

  • 一直觉得你的文章写的挺好,这篇给差评,不熟悉的领域不要乱写。

    昨天 

    作者回复
    有错就请指正,军事领域我不熟,自然就没碰。

    昨天

  • 姑父和男哥,又何尝不是好牌打烂了呢

    昨天 

  • 毛主席的智慧和高度只解读了一部分,有些勉强

    昨天 

    作者回复
    这篇文章重点不是写太祖,展开了就写不完了……

    昨天

  • 沈说:朝鲜变成敌人,韩国变成盟友。搞的韩国人的事情韩国人说了就算一样。先问问美国驻扎韩国的几万美军同意不先吧。典型没睡醒。

    昨天 

  • 朝鲜战争一手烂牌打出花。新中国的国内治理一副好牌,被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打到烂。

    昨天 

  • 半岛局势和明公预言重返六方会谈的结果越来越近了。当初的截图我还保留着,可以和朋友炫耀。 其实明公另一个明确的预言我也截过图,最最希望这个关于台湾的预言成真。

    昨天 

  • The King who was fucking is the son of the King who was fucked.

    昨天 

  • 沈老師為了國家自費收集史料的貢獻很高,但歷來做史料解讀跟提出見解不靠譜,結論也常常脫離實際。 基本上就像是金冲及老先生評價高華等人的態度一樣,很努力,但局限性也很強。

    昨天 

  • 前天转你的文到我群,还说到海洋国家喜欢打眼作势,大陆国家到处边境争端只能以守待代攻。

    昨天 

  • 明公 您写错啦 金日成 金正日 金正恩 金恩❌ 金❌❌

    昨天 

  • 主导权这事吧,越想得到反而越难办,统一谈判不是三五年谈成的,先不说朝韩双方统一的阻力,最不想统一的是日本,美国价低了人家不卖,当年可是伤亡了几十万。中国也不可能为了朝韩统一,自己掏腰包,朝鲜半岛没有那么大的价值。让他们自己慢慢谈,统一需要付出的代价自己掏腰包,等上几年他们上门寻求支持的事多着呢。真要统一了,两国的关系再好也不是一个国家,再坏也坏不过当年的中朝反目。

    昨天 

  • 核心观点其实还是中西文化对对方的误判。。。。

    昨天 

  • 让我沙发一次吧

    昨天 

  • 斯大林聪明反被聪明误,这话也是给咱们自己人听的。

    昨天 

  • 明公,我们的影响力和斯大林差距大啊,估计大大能打的牌不多啊,金三胖统治还是稳

    昨天 

以上留言由公众号筛选后显示

了解留言功能详情


发自我的 iPad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