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份2018基金投资指南
回顾过去的2017年,很多人感叹,定投忙活了一年,收益一夜回到解放前;也有人说,炒股的还不如投基的;刚凑齐了房子首付,突然感觉自己变成了接盘侠……新年刚到,咱先不要哀叹这些过去的事,聪明人应该从现在就开始规划自己2018的投资方向咯!那么在基金投资方面,决策宝今天将送出这些干货:
01
2 0 1 7 年 市 场 回 顾
回顾2017年,A股市场呈现明显的"二八分化"行情,上证指数在权重股的带动下从年初的3100点上涨至最高3400点。截止12月31日,沪指年涨6.56%,受益于大蓝筹的强劲表现,上证50指数全年累计飙升25.08%,蓝筹白马股走出结构性牛市,消费、金融、周期板块出现轮番上涨,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两市仍旧有一半以上的个股全年下跌,创业板全年累计下跌10.67%,在全球主要股指中排名倒数第一。
虽然市场分化加剧,但公募基金在2017年的业绩表现却可圈可点,截止12月31日,去年以来中国基金总指数涨幅为6.69%,在各类型基金中,投资美股和港股的QDII基金平均收益率最高,为16.20%。其次是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凭借A股市场的优越表现,17年以来平均收益率分别达到11.98%和10.20%。排名最后的是债券型基金,由于债券市场表现低迷,债券型基金全年平均收益仅为1.59%。
值得关注的是,2017年所有类型公募基金均录得正收益,公募基金的专业能力得到进一步体现。
此外,偏股主动型基金的冠军争夺战17年愈发激烈,东方红基金成为最大赢家,前10名中有6席被东方红基金拿下,其中东方红睿华沪港深以67.91%的收益率拔得头筹,东方红沪港深以66.70%的收益率紧随其后,排名第三的是我们多次推荐的易方达消费行业,全年收益也达到惊人的64.97%。
02
2 0 1 8 年 投 资 策 略
进入2018年,我们认为在供给侧改革成功的背景下,以上游原材料企业为主的企业资产负债表已经得到较好修复,央行加速去杠杆的条件明显成熟,预计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收缩,全市场的资金成本将显著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投资者并不需要像过去几年那样不断追逐优质资产以避免财产缩水,相反在这个周期内现金的价值会得到体现。同时,投资者仍需警惕特朗普税改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尤其是新兴市场资本回流美国本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我们预计2018年人民币的波动会有所加大。
从二级市场的板块来看,主流机构对于2018年蓝筹和成长的分歧仍然很大,蓝筹的问题在于年内已经累计较大涨幅,目前获利盘对股价进一步上涨造成一定压力,同时蓝筹作为通胀传导中最受益的群体,去年的业绩弹性很大,但今年的通胀可能不如2017年,届时业绩的增长有限也将对蓝筹形成制约。而成长的最大症结还在估值,尽管股灾后市场对成长的估值反复消化,但目前市场预期较好的成长板块估值仍旧不低,同时央行的紧缩政策以及监管层的强监管也对新兴企业的盈利增长形成阻碍。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当前蓝筹和成长已经处于同一起跑线,谁先起跑都将对后者形成估值洼地。
因此,我们认为2018年白马和真正具备成长性的个股大概率将齐头并进,建议投资者坚持以指数基金与主题基金搭配的投资策略。继续看好包括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在内的指数基金投资机会,同时战略性看多通信电子、品质消费等板块主题基金。
03
好 基 金 推 荐
景顺长城沪深300指数增强(代码000311)
基金决策宝评分:93分。该紧密跟踪沪深300指数,采用增强型策略,定投首选。
圆信永丰双红利混合A(代码000824)
基金决策宝评分:90分。牛股集中营,明星基金经理洪流实力护航。
汇添富价值精选混合A(代码519069)
基金决策宝评分:86分。老牌基金公司管理,价值投资精选。
中海沪港深价值优选(代码002214)
基金决策宝评分:83分。投资沪港深"战斗基",搭上港股牛市旋风。
04
名 家 观 点
交银国际洪灏:
"第一个,没有新周期,三年的经济周期放缓了,随着信贷收缩,表外业务回表,我们进入了缩量的行情,和17年一样。和17年不一样的地方我们看到了中小盘反而是人最少的地方,同时中小盘盈利增速开始回暖,比大盘股快的多。因此18年我们认为中小盘股会跑赢大盘股,大盘股也有个股的机会。
第二点,海外市场也有新高,很可能是由于特朗普税改效应,很可能是由于美国基建计划,很可能是由于美国金融周期比中国要短,他们很有可能在顶部扩张的周期,因此海外市场应该还有新高,如果中国继续这个缩量博弈的行情的话,如果资本流动不受到人为的限制,我们会看到中国的钱继续向香港市场流入,虽然香港市场今年是差不多了,之前我们看到的3万多点一定是今年的高点。我觉得今年香港差不多,但是明年应该还有新高。
第三点,由于通胀压力,贫富悬殊,供应过剩的压力,货币政策很可能比大家想象的要好,前景要比大家相信的好,这也是国外货币市场的价格开始反应的。这时候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这个现象越来越被大家看到,同时看到通胀压力可控,很可能债券在经历了这波急剧飙升的行情之后,到了明年1季度大家看看其实没有什么事,收益率就开始缓和下来了,这个时候,收益率缓和的时候,在一个相对于大家投资大盘股,相对来说最重要的参照物,价格开始放缓的时候,相对来说价格回暖,上升的空间,在明年一季度左右会暂时出来。"
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
"对未来大类资产,战略看多中国经济和A股结构性牛市,与2014年一样,都在牛市前夜,我们在市场上最早最坚定最旗帜鲜明的发出时代最需要的声音,14年主要靠改革推动的风险偏好上升和货币放水推动的无风险利率下降,不是靠基本面,14、15年经济在下滑。但是这一轮结构性牛市主要靠基本面推动,所以这个市场获得能够持续上涨的板块,一定是要有扎实的业绩支撑,讲故事的股票难以获得市场法认可,消费、金融、周期、先进制造、真成长是我们重点推荐的方向。对于资产配置,任泽平认为,2017-2018年推荐配置股票,2019-2020年推荐配置地产,债市以配置为主。"
中泰证券李迅雷:
"我认为周期性板块2018年没有太多的机会,成长性板块投资机会可能非常好,我们讲到新旧动能的转换,如果新动能只占经济体量的10%,旧动能占90%,这是没办法转换的。故中国要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必须让新动能占比接近50%才能转换。从10%上升到50%的话,还有4倍的成长空间。比如光伏发电只占总发电量的2%,如果未来占比能够达到20%,则还有9倍的空间,故成长性板块应该会有很大的上涨幅度。
2017年中国楼市的销量已经构筑了历史大顶。回顾历史,国内商品房销量分别在2009年、2012年和2014年出现过三次负增长,同时也伴随着房价涨幅的回落,2018年,商品房销量必然会出现负增长,同时房价涨幅也将进一步回落。未来几年,在"房住不炒、租售并举"的政策严控下,房价即便不跌,总体看至多也只能走L型,作为大类资产的配置也就成鸡肋了。当然,随着流动人口的进一步集中,人口不断集聚的如杭州湾湾区、粤港澳湾区等新兴产业发达地区的房价依然还有可观的上涨空间。从资产配置的大格局看,应该重配新兴产业、新动能,减持传统产业、旧动能,随着传统产业增速的下降,投资机会往往是结构性的。但新兴产业的投资逻辑是把握趋势性机会,因为大部分新兴产业都处在扩张期。"
海通证券姜超:
"过去货币超发,追逐泡沫投机。在过去的10年,中国最成功的投资不在资本市场,而在于房地产,只要买了房的人就是人生赢家。而且貌似无论大家买的是市区的老破小,还是郊区的远大新,无论是一二线,还是三四线,最终房价都大涨了,都是人生赢家。也就是关键不在于买什么房,而在于有没有买房,这是人生赢家的分水岭。为什么买房会成为人生赢家?核心原因在于货币贬值。由于货币的年化增速接近20%,远超经济增速,导致货币到手就大幅贬值。所以大家投资的核心逻辑,不在于资产本身的价值,而在于货币的贬值。所以大家在努力寻找一切能够抵御货币贬值的资产,房地产、外汇乃至黄金等。
货币价值提升。但如果M2增速在个位数变成常态,货币基金利率稳定在4%左右,货币不再超发,我们的投资理念必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今年人民币的突然升值,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内利率持续高企,这意味着收缩货币以后贬值预期开始改善,货币贬值不再是大家投资的主要逻辑,而大家要关注每一类资产本身的价值,而不是简单追逐泡沫。
债市:从交易到配置。首先是债券类资产,如果未来政府严格控制货币总量,那么利率短期内将难以显著下降,债券的主要机会将在于配置而非交易。而今年以来国内保险股的上涨,其实反映的保险作为负债期限最长的机构可以配置更高收益的债券,从而获取更高收益。
迎接债市慢牛。过去利率的顶部每隔3年出现一次,分别在05、08、11、14年,均对应短期库存周期的高点,目前工业产成品库存开始下降,库存周期已经到了尾声,因而17年应为本轮利率的高点,18年债市有望重回牛市,核心的驱动因素应该来自于去杠杆后的社会融资需求回落。但由于货币政策难以放松,因而本轮利率下行主要靠基本面驱动,体现为利率曲线的扁平化甚至倒挂,因而上涨会比较缓慢。
股市:从泡沫投机到业绩为王。而15年的股市大牛市,与股票本身的业绩关系不大,更主要是因为央行放水,资产价格上升,投机心态追逐泡沫。而17年以来的股市上涨,全部都有业绩的支撑。
18年工业企业利润承压。17年以来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明显恢复,一方面归功于供给侧改革,PPI价格明显上涨,但从历史数据看工业品价格对工业企业利润影响有限,而地产投资增速对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的变化有巨大影响,17年以来的工业利润增速反弹应主要归功于地产投资短期回升。但如果17年地产销售和投资大幅下滑,PPI涨幅也明显回落,那么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也将再度承压。
新时代:希望在转型创新。美国经济过去20年的发展和中国当前非常类似,美国在01年出现了科网股泡沫,破灭以后大家一度以为新经济没戏了,随后美联储大幅放水,进入居民举债模式,带来了地产泡沫,但是地产泡沫最终还是破灭了,现在崛起的还是以Google、Facebook、Amazon、Tesla等为代表的新经济。中国在11年人口红利出现拐点,13年创业板的大涨意味着市场开始憧憬经济转型,但是15年股市泡沫的破灭伴随的是大幅放水,以及一二三四线轮番的地产泡沫。很多人以为放水有利于中小股票,其实放水对地产和传统行业最有利,君不见许老板成功逆袭成为中国首富。而借鉴美国的历史,如果政府下决心收货币,地产泡沫终究不可持续,希望在于转型和创新,在于做大资本市场。"
看完了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对2018年如何布局心中都有了一个较为明确的方向,今年也请跟我们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报告来源:鑫鼎盛基金研究院。数据来源:wind、基金决策宝;数据截至日期:2017年12月31日。本文观点仅供参考。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今日话题】
2018你看好哪类基金?
有没有想要更换的产品?或者是继续坚持定投?你会如何规划你的基金组合?
在下方留言区畅所欲言,8号我们将抽出3位小伙伴送出现金红包哟。
- END -
点击下方链接即可查看2018好基金
发自我的 iPad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