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5日星期一

天津滨海新区挤掉1/3泡沫的背后

天津滨海新区挤掉1/3泡沫的背后 

 2018-01-15 顾子明 政事堂Plus

今天,1月15日,天津滨海新区其官方媒体《滨海时报》刊发评论员文章《放下GDP规模与增速的包袱》,首次承认滨海新区存在追求GDP数字增速的"光环效应",并强调要主动放下单纯追求GDP规模和增速的包袱。


至此,辽宁代表的东北、内蒙代表的西北和天津代表的华北,中国"三北"都有了挤GDP水分的代表。


不过,要知道整个天津的GDP才1.7万亿,滨海新区独占1万亿,此次滨海新区一次性去掉1/3的水分,将"滨海新区"变"宾每新区",也意味着近年来高歌猛进,排在北上广深后面位列全国第五天津,将被甩出一线城市的竞争行列。


而且,地方的GDP就像上市公司的股价一样,一方面,既作为股东考核与提拔管理层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公司融资和一切金融手段最重要的参考数据。


暴跌的"股价",不但会影响公司管理层业绩与前途,更会诱发金融机构下调评级,导致"公司"举债"的困难。


之前东北和内蒙,是因为泡沫吹的太大,不挤就要崩盘了,而天津作为北方除了北京之外经济第二好省份,为啥搞这么一出呢?


政事堂判断,此次天津主动对GDP缩水,主要有这么几个因素。


首先,是经济问题。


16年下半年开始,地方税收独享的营业税,改为中央与地方分享的增值税;同时,国家大力提倡住房不炒,地方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大幅下滑。因此,地方政府最主要的两个税收来源大幅下滑。


而在我国分税制的制度下,中央从各省收取的增值税与所得税,根据各省的经济情况,通过转移支付再返还给各个省份,GDP越高、经济越发达的省份拿的越少,GDP越低、经济越落后的省份拿的越多。


因此,在16年下半年开始,地方政府税收严重下滑,便越发依赖于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而过去虚假的GDP,会导致中央对其经济形势的误判,减少中央对天津的转移支付规模。


毕竟,没谁会跟钱过不去。



其次,是政绩问题


过去几年,各地宁可降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也要虚报GDP,很大因素,就是在过去的"唯GDP观"之下,官员的政绩、晋升,与GDP直接挂钩。


当年,很多地方官员到了向中央上报GDP的时候,都会选择携带笔记本电脑和打印机,乘坐陆地交通工具赴京,盯紧兄弟省份的数据,随时听候省领导的指示精神进行修改。


这也就是俗话说的"官出数字,数字出官"。


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央纠正了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这也意味着,再像过去那样,为了GDP打肿脸充胖子而不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的经济,不但得不到中央的加分,甚至很可能还要被减分。



第三,是负债问题


过去十年多的时间里,地方政府的飞速增长,依靠的是负债驱动的投资。因此,像天津这样,在过去十年加速发展的省份,其负债的增量普遍也令人咋舌。


地方政府官员敢于通过各种手段借地方债,起源于是,主要领导利用举债做出GDP,实现自己的快速晋升,把屎盆子丢给下一任,而执行领导则相信中央会最后为地方举债买单。


不过,这些都变了。


去年七月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老大在会议上明确指出,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要树立正确政绩观,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终身问责,倒查责任。


而就在上个月,财政部表态,坚持中央不救助原则,做到"谁家的孩子谁抱",坚决打消地方政府认为中央政府会"买单"的"幻觉"。



所以,经济、政绩和负债这个问题的综合,导致了地方政府的领导,不再有动力通过负债猛吹GDP数量来换政绩,反而要向中央哭穷,来换取更多的中央财政支持和高质量的大项目,以推动中央重视的高质量经济。



但是,辽宁和内蒙在全国率先挤水分,是因为过去几年的泡沫领先和政治生态极其恶劣,天津作为中国北方除了北京之外,经济最好的省份,远比吉林、黑龙江、山西等北方濒临崩溃的省份要强太多了,为啥却如此着急呢?


这,还是需要从历史寻找答案。


当年的天津,靠的就是疏解皇城北京的非首都职能,凭借海运和大运河而崛起。尤其是在清末,直隶总督从保定搬至天津,天津也成为李鸿章和袁世凯兴办洋务和发展北洋势力的主要基地,其工业实力和经济水平一度是全国遥遥领先。


可建国后,形式变了,不但一五时期苏联援助的156个项目,北方工业明珠天津一个都没拿到,大量的工业企业反而迁入北京,更不要说,共和国最著名的第一批大老虎刘青山、张子善,就是天津的领导。因此,种种的历史原因,导致了天津这颗中国工业明星,建国后慢慢开始暗淡了。


而天津的再次崛起,则是建国半个世纪之后,滨海新区在2006年升级为国家级战略,2010年成为国家级新区,在老领导们的支持下,在那些年,天津从大连横刀夺了夏季达沃斯、东北亚航运中心和印钞机的中沙石化,从沈阳手里抢了波音大飞机和长征火箭,更不要说一大波外资工厂纷纷入驻滨海。


而且,在财神爷么的支持下,滨海新区更是通过大规模的举债,实现了飞速的发展,成为全国GDP超万亿的新区,把浦东新区远远甩在了身后,其人均GDP不仅超了上海两倍,更是超越了大英帝国......


当然,别看光数据牛逼,咱都不用跟英国比,滨海新区跟浦东新区的差距多大,对比陆家嘴,网上搜一下于家堡(这个地名让我想到了碧血剑),都是大工地或者效果图,难道大家心里没点逼数么?


其实,天津的高负债驱动,就像早年从大连和沈阳横刀夺肉一样,靠的还是政策,而其中最关键的,北京在人口和产业超载后,去工业化和去总部化的预期。


对于天津来说,希望的就是北京在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时候,凭借着40分钟的高铁,将北京大量的高端工业企业和总部基地,向建成后的滨海新区转移,把当年北京从天津转移过去的工业再"讨"回来。


可结果呢,去年四月,雄安一唱天下白......各大央企和金融机构,又都把指挥部放会到当年的直隶总督府保定了......


历史,又玩了一个大循环.........



嗯,说了这个大背景,就很容易明白这一届的天津市委,为啥能够抢在其他地方之前,紧随辽宁和内蒙一起挤水分了......


去年10月3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将从2019年开始,GDP由国家统一核算。


很显然,全国泡沫最大的天津和滨海新区,需要赶在2018年结束前,挤掉前任留下来的巨大泡沫,而不是等到国家动手,给自己难堪。


所以,就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两天之后,11月1日,天津书记在市委扩大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由天津日报刊发,其中第一条就是:


面对天津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放缓下降,要保持战略定力,决不背"数字包袱"。


这话也意味着,"不给前任们的面子","不背前任们的锅"。于是,两个月的准备之后,就有了这次天津滨海新区的GDP缩水1/3。


很显然,天津这次能如此魄力搞出这么一个大新闻,也是一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抢在其他省份之前把经济数据大缩水。而这,不仅是会哭的娃儿有奶吃,能拿到国家更多的转移支付和大项目支持,更重要的是,给新一届班子未来五年的高速增长,预留足够的空间。



Iphone用户点击这里红包和赞赏

阅读 71931
1368投诉
精选留言

  • 竞相摔包袱,前任们怎么办?

    昨天 

  • 当年李书记在湖北任职时,对温相表态说说,即便再发生一次98年大洪水,湖北也不怕。温相说:不要大洪水,不要大洪水,老百姓吃不消。

    昨天 

  • 给新一届班子未来五年的高速增长,预留足够的空间。套路,这都是套路

    昨天 

  • 内蒙不是大大的心头肉吗?怎么政治生态恶劣

    昨天 

    作者回复
    这话说的,一看就不是政事堂的老读者......

    昨天

  • 说明改革大潮开始了 要给大家卸包袱 今天人日的文章发表非比寻常 甚至有心去看还有求是网的一片人大教授说消灭私有制的问题,简直就是历史翻版 。1991年11月求是发表文章 质问姓社姓资的问题 1992年1月18日南巡开始,哦补充下和今天人日文章就差三天

    昨天 

  • 看了最后一句,一大波自我挤水分的省市正在赶来的路上。。。

    昨天 

    作者回复
    不是谁都有那么大的胆子

    昨天

  • 今天山东gdp也报出来,验证了明公前期的预言!

    昨天 

  • 挤挤健康、打前任的脸、给自己留空间、19年就全国统计了、留给现任的时间可不多了哟

    昨天 

  • 飞机和火箭真不能叫从沈阳横刀夺肉,飞机部件从欧洲到沈阳,火箭部件从山西到沈阳,根本不现实。

    昨天 

    作者回复
    沈阳一个内陆城市,愣是学大大连变成大沈阳,建了一个港.....有啥不现实的?

    昨天

  • 内蒙在2009-2012哪一届人民做假数据也很严重,鄂尔多斯曾经人均 GDP超了深圳。

    昨天 

  • 于家堡到北京南 45分钟做过好几次 天津鸟不拉死的地方 天津东疆港 呵呵哒!

    昨天 

  • 我对今天国土部出的那段话实在是理解不透,虽然明白一些意思,但是对于非房地产企业拿的地怎么盖住宅呢?难道国企?但是私企怎么办?改变土地性质?

    昨天 

  • 打扫干净也好迎客人,万一哪天联合国总部在米国办不下去了,滨海这么多鬼楼不是现成的

    昨天 

  • 博主首先一点,营改增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地方失去了收入第一项,中央也会让步,让步有三,一是调节增值税分享比例,比如从目前中央与地方的75%和25%,改为五五分成,确保地方不因为营改增减少收入。二是适当增加地方债限额。三是考虑划给地方新的税种,比如环保税。所以,地方财政减少,税收影响不大。主要还是卖地收入的减少

    昨天 

    作者回复
    地方新税收还没开征呢啊,营改增导致地税减少,我记得是看过统计的

    昨天

  • 有伟大雄安在那里,天津以后往哪里走呀刚搞了个天津户口,看完文章瞬间后悔了

    昨天 

  • 弱弱地更正明公一个小错误。直隶总督一直驻地保定,因李鸿章、袁世凯兼北洋通商大臣职,故半年驻保定,半年移驻天津。

    昨天 

  • "于家堡"(这里念pu)这名字算不错了,你知道天津为雄安新区到宾每新区的直达线路新建的火车站取啥名吗?"新客站",呵呵。

    昨天 

    作者回复
    央视主持人有一次念了Bao.....

    昨天

  • 房产税的收入规模,能抵得上土地财政的2成?这点钱怎么还地方债?

    昨天 

    作者回复
    证券化

    昨天

  • 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套路

    昨天 

  • 刘、张二人时任天津专区领导,天津专区辖环天津(直辖市)的一些地区,隶属河北。所以刘、张二人是河北的,公审和枪毙都在保定。

    昨天 

    作者回复
    嗯,文章需要,所以不进行详细的解释.....

    昨天

  • 天津滨海新区全靠温玩命砸钱才搞到现在这个规模,自身没有造血功能。

    昨天 

  • 先把数字做低,明年项目指标容易造成,反正企业内部也都是这么干的

    昨天 

  • 波音?空客?

    昨天 

    作者回复
    嗯,打错了,是空客

    昨天

  • 先洗大澡,再骗补贴收入……我说的是A股

    昨天 

  • 火箭的上游部件是从山西长治运回来的,尺寸超限,需要动用国家交通战备办公室封路护送,一路鸡飞狗跳交通瘫痪,大飞机也一样,从天津港到总装线,一路也是交警护送,鸡飞狗跳。而且这俩货运输时速不能超过45km,如果去沈阳,从哪上岸?营口?那营口到沈阳这条路算是废了。

    昨天 

    作者回复
    当年沈阳港计划用的就是营口啊,只不过最后啥大项目都没从中央拿下,现在半死不活的

    昨天

  • 长征大运载火箭,中国直升机公司,空客中国总装交付中心,都是大手笔啊

    昨天 

  • 1949到2006,这中间不都是黯淡无光,八十年代天津有最早的外资厂(包括今天还是中国开发区典范的泰达-天津开发区)中国最早的环线和市政建设,还有月季花选美……只能说某张在位的期间,是天津失落的十几年,以及GDP被广州超越开始,逐年下滑,又小步回升到今天局面……

    昨天 

    作者回复
    嗯,80年代的天津还是很牛逼的

    昨天

  • 家在滨海新区,穷人一个,拉低了新区GDP。于家堡鬼,离外滩不远的滨海站附近也鬼,尤其是附近的宝龙城商场,鬼的白天进去都感觉里面黑,刚开业很多人,现在就剩几家早教机构了

    昨天 

以上留言由公众号筛选后显示

了解留言功能详情


发自我的 iPad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