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领导人对经济的四大指向,以及我的逻辑推演
6月21日,中国最高领导人会见了出席"全球首席执行官委员会"特别圆桌峰会的知名跨国企业负责人。
在座谈中,最高领导人针对世界经济增长依旧乏力、贸易保护主义、孤立主义、民粹主义等现象,从下面四个方面提出"中国方案"。邓元杰据此,分析进一步的经济趋势。
一、"一带一路"倡议。鼓励跨国公司同中国企业开展合作,达到互利共赢,取得更为务实的成果。
这正是我在之前的两篇文章《定向降准来袭,人民币贬值不久将迅猛到来(重磅文章)》和《反击美国!《人民日报》的社论透露出未来方向!》中说的,东方大国必然重视一带一路。我在文章中说:"我国将把联合中亚和西亚的穆斯林国家,以及非洲的黑人国家,作为和美国进行贸易战的筹码,乃至范围更广的斗争中的利器,并进一步主动和俄国搞好关系。请注意,这不是笔者的主观意愿,我只是分析趋势。"
现在最高领导人再次强调:"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来,充分挖掘各方潜力,造福沿线各国人民。"一带一路"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我们鼓励跨国公司同中国企业开展合作,达到互利共赢,取得更为务实成果。
可以看出,一如既往地重视一带一路。并且希望西方大公司能参与进来,分化瓦解美国的贸易战。
怎样实现中企和外企的"互利共赢"?一带一路上的国家又怎么受益?我相信三方都赚钱、都受益,是完全可能的,但实际情况我了解不多,实在不清楚。这也应该是留待具体公司、具体项目、广大中低层领导来实现的吧。
二、创新智造。中国科技创新的脚步更加稳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科技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也就是说,现在中国的科技创新脚步稳健,而且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至于怎样建立一个鼓励创新的大环境,持续稳定地推动中国的科技创新,是职能部门的事。比如现在股市上要大力通过CDR引入"独角兽",应该算是措施之一吧。
更广泛和长久的措施,应该是在中国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推动企业之间的充分竞争,让更善于创新的企业能脱颖而出,国家再给予一定的扶持。但是国家扶持应该是辅助手段,让优秀的企业能自己发展,不断壮大,才是长久之计。那么,该怎么建立这样一个鼓励创新的环境呢?职能部门一定要多思考一下。
三、绿色发展。中国将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从理念到行动,保护地球家园。
这意味着,环保是长期任务,各地那些不规范的钢铁厂、化工厂、造纸厂、化肥厂,还将进一步加强监管。上游原料价格,有望保持价格坚挺。如果把这一条和上一条结合起来,下面执行力强大,中国优秀的企业,有望今后会大量脱颖而出。但前提是有正确而强大的执行力。
实际上,国内化肥价格在经过四月份的趋稳之后,6月份以来又开始了上涨。下图是尿素价格走势。
貌似涨幅不大?但是随着中美贸易战的不可避免,中国必然越发重视粮食安全。6月中旬,化肥价格已经开始了小幅上涨。
纸张价格,去年就上涨了不下十次,今年也有五六次。不过随着价格大幅上涨,产能逐渐扩大,最近几个月纸浆有降价趋势。
这是个好现象,毕竟纸浆价格已经在去年和前年大涨过了。不过总的来说,上游原材料价格,都比两年前大幅上涨。
其他产品也基本上证明了这一点。
看来,针对上游工业、化工产品的去产能很有效果。现在要充分巩固过去的环保成果,并要进一步加强环保力度。
而上游物价的大幅上涨,必然会传到到下游,导致价格继续上涨。
所以,国企和大型民企将获得更好的发展,获得更多利润,不要指望各地小工厂的大干快上了。而缺乏国企和大型民企的广大三四线城市,其收入将和其他地区进一步拉开差距。于是,人口还将继续涌入一二线大城市,在更高的物价水平上,获得更高的收入。同时,也为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提供坚强的支撑。
尤其是,现在中国(也是全世界)的普遍现象是:越穷的地方,以及广大西北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生孩子越多。这些地方要保持青山绿水,要严格保护环境,那么当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开后,广大贫困人口尤其是少数民族,将进一步涌入大城市,改变城市乃至中国的文化。
但是,这并不会减少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因为他们本来就是超生大军的发源地。少数民族在各自的地区,人口比例将更高。因此,伴随着"绿色发展",我相信国家会有进一步的综合措施出台,在实现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目标之前,首先应该在我国实现各民族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是我的逻辑推演和美好愿望。能否实现,看以后的执行吧。
而银行,对于众多中小企业(一般以民企为主),也会继续严格放款,这导致广大企业(包括股市)的暴雷,还将继续。只有符合国家要求的"创新智造"的"小微企业",才会放松要求。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要继续实现"做大做强国企"的伟大目标,并且通过抬高和稳定上游的高价格,逐步抬升社会的总体价格水平,相对冲减庞大的企业债和地方债。当然这是一个长期过程。
四、全球治理。呼吁国际社会携手共商、共建、共享,走改革开放、创新发展之路。中国将继续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继续创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
可以看出,中美现在是各说各的话。估计特朗普看到这些,鼻子都气歪了吧。当然那是美国人的事,我们干我们的。但是可以预计,中美贸易战乃至更广泛的摩擦,未来还将进一步剧烈。
那么,该如何大规模吸引外资呢?
鉴于贸易战和中国外贸盈余的前景,如果人民币不断小幅贬值,不停贬,贬不停,那么外资估计很难大规模进来吧。因此,如果要实现最高领导人的殷切希望,人民币应该在一小段时间里贬值到位。请注意我的用词是"应该",究竟怎么贬,我也不知道。只有人民币大幅贬值到位,然后有一段相当长的稳定预期,外资才会大规模进来。
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已经把民币贬值提上了议事日程,但是路径到底如何?我也不知道。以上只是我的推理。
展望未来,有以下趋势(很多都是以前的,我再综合以下):
中美贸易战乃至更广泛的领域,长期来看只能是越来越紧张。
股市乃至实体经济中的债务暴雷,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银行的坏账,中短期内还将继续增加。(这对早已大幅低估的银行股,并不是个好消息)
人民币明显贬值,贬值趋势早已不可阻挡。
刺激经济,加杠杆,现在已经逐渐开始。
大量坏账出清之后,加杠杆会明显提速。
一二线城市的大规模基建,不会停止。因此大量的国企实体,继续中期向好。
楼市,在压抑了两年左右之后,会大幅上涨,至少会继续保持坚挺。
人民币大幅贬值之后,股市将大涨。
2、官场争锋
3、官位
4、宦海浮沉
5、执政之册
6、壮志雄心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可关注本号。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发自我的 iPad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