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星巴克看盘的人
什么是职业投资者?知乎上认同最多的答案是以投资为职业,靠投资吃饭的人。这似乎应该包括两类人,一类是拿着别人的钱投资,例如PE,VC,公私募基金经理和交易员们,他们衣着光鲜,手持爱马仕,出入五星级酒店;还有一类,没有其他工作,全职在家炒股,一边看看电脑的K线图,一边还可以喝喝立顿,抠抠脚皮。如果嫌每天在家里待着,固定的环境限制了自己的想象力,GET不到新的亏钱技能,大可以拿着笔记本走出门,步行十分钟来到星巴克,免费的共享工位就坐,喝上被央视曝光是价格暴利的咖啡,借着生物碱的神经兴奋功能,用鼠标发出若干买入卖出指令。仿佛自己就是叱咤风云的金融大鳄,或者是证监会口诛笔伐的妖精,总之是诸如此类厉害的角色,大可以在大脑里妄想一番。就这样一直折腾到上午收市,或赚或亏,虽然从数额上远远达不到证监会关注,交易所警示的地步。但对于这杯咖啡的价值而言,已经足够了,赚了,你可以自豪的说今天用一杯咖啡赚了几百杯,甚至上千杯;亏了,你仍然自我安慰的说,在今天上午消耗掉的若干杯咖啡中,星巴克店员可以为你公证,你眼前的这一杯乃是最具有价值且真实有效的,其它的呢,都如同电流一般消失到互联网中去了,就好像空气币一样。虽然《金刚经》有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但对于执着于盈亏的俗人来讲,更赞同星巴克店员的观点,因为药效过后,你还去了趟厕所。
写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前一类你仅仅一句话,而后一类你却描述的如此啰嗦。很简单,我就属于后一类人,人总是擅长自己熟悉的东西。而前一类,我没当过,也见的很少。所以我常常在想,这两部分真的属于同一类吗?事实上按照官方的说法,前一类算机构投资者。而我呢,按照已于2017年7月1日开始实施《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属于"专业投资者"中的自然人。虽然我符合此办法之条件,也做了此种认定,但这种名衔始终让我惶惶,觉得有愧于专业两字。因为但凡专业二字,一般而言,必然是具有某种之专长的人士。那么专业投资者,用俗话讲必然是投资很厉害的人物了。而我,除了扔在股市里面的钱比普通投资者多一点,在其他方面和普通投资者一样普通,赚了几个钱狂喜,亏了一笔闷闷不乐,追涨杀跌,高买低卖。为了缓解此名衔给我带来的压力,我决定化压力为动力,考过了证券从业,基金从业资格,获得了MBA学位,我还要可持续学习,待我习得十八般武艺,练成葵花宝典,定将"专业投资者"五个烫金大字印在名片的TITLE(头衔)上。
那么在此之前呢,我实在是不敢用"专业投资者"来自称,反而职业投资者的说法更让我心安。就像职业为教书,有教的好的也有教的差的,职业是程序员,代码有编的好的也有编的烂的,因为我原本就是编写烂代码的程序员,我编写的代码连自己都没有去再读第二遍的勇气,但是我丝毫没有为之脸红,因为我觉得无论是编代码还是投资为业,做的好不好丝毫不影响职业两字,只要脸皮够厚,你就能继续混下去,这是我坐在电视机前观赏了无数次职业联赛得到的结论。但凡前面加上了"专业"二字,情况就有了些许不同,如果投资的很烂,定会辜负了证监会的期望,也有损"专业"的汉字名誉。所以我始终是要往好的方向走的,那就是提高我的投资水平,向专业水准看齐。
首先星巴克和我WIN-WIN(双赢)模式不可以再继续下去了,因为稍微明眼的成年人,例如特朗普都能看出来,日复一日的双赢不可能提高我的投资水平,只能麻醉我的大脑。所以我遗弃了星巴克,改去肯德基,事实证明,这个决定让我受益匪浅。虽然肯德基的现磨咖啡口感和星巴克相差不多,但用完优惠券后价格却只有星巴克的三分之一。你觉得我想说的是这个吗?当然不是,其实我说的是,肯德基是一家快餐厅,它窗户明亮,光线充足,我通常带些书去看,这有助于我的思考,促进我觉悟,而在星巴克昏暗的光线下只能触发我的癔症。
喝完肯德基的咖啡,我觉悟到什么?我先不想谈一个职业投资者的觉悟,而想离题谈谈武士的觉悟,在日本战国时代,一个真正优秀的武士应该具备怎么样的觉悟和意志呢?一本叫《叶隐》的书给出了答案。
" 武士之德,唯在能离生死。不能离者,一事无成。所谓万能一心者,虽闻之与有心相似,实际远离生死。如此,汝可为一切之事。"
这种离生死之心,就是能不为生死所烦扰,从而成就一切的状态,诚然,在兵荒马乱的日本战国时代,做为一名武士,别无选择的要追随主公参加各种战斗,谁都无法预言死亡什么时候会来到,做为武士而言,就是要看淡生死,做好奔赴死亡的准备。日本战国时代的名将上彬谦信也说过,"欲生者必死,欲死者必生","惜生厌死者,不足以称武士"。
打住,这武士所持觉悟,不就是后来绑架日本,为人所诟病的武士道吗?和职业投资有什么风马牛的关系?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是我的特长,而将风和牛马联系在一起是我正在学习的能力。我们从日本封建武士战斗中能够得到些什么投资感悟呢?职业投资难道不像带兵打仗么,无非你手下的兵士换成了金钱,赢了,抓回大批俘虏补充你的本金,输了,丧失大量的金钱士兵。封建时代的武士要做到"离生死之心",而做为金钱主帅的你,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觉悟呢?那想必就是"明日破产之心"了。是不是很震惊?投资的人时时刻刻想到破产,是不是脑子坏掉了。比尔盖茨很多年前说过一句名言:"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当时微软正是如日中天,一家独大的时候。既然国际软件巨头离破产只有18个月,想必职业投资者破产的时间应该更短,有人问:为什么不是今日而是明日?这是因为我们目前实行的是T+1日的交易制度,明日的话还有时间给你来应对风险,调整策略,今日的话已经来不及了。喜欢盈利并不能一定带来盈利,而厌恶亏损一定会带来亏损。亏损本来就是交易的一部分,它并不会因为你的忌讳而不来找你。
著名的职业投资者都应该有过破产的体会,或者或多或少破产的威胁,"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古今中外,从人物传记到现实报道,这种事情我们见过许多。一个成功的职业投资者觉悟就是把每一天当成破产的前一天。这句话并非让你把自己想像成在一个形势不利的战场上的悲情战士,拔剑四望,"真的勇士,敢于直面……"好吧,我承认鲁迅名篇此时又在我的脑海里闪亮登场,又或是想象自己是项羽那样的英雄人物,此时应该具有破釜沉舟的觉悟,狭路相逢勇者胜。然而滑稽的是巨鹿之战胜利的是项羽,但是最终赢得天下的却是刘邦。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让你认清形势,每次交易前都充分考虑风险,自己的行为如果不成功,我会亏损吗?亏损多少?最不利的情况下我能承受吗?交易行为都是可预期的,风险都是可承受的,只有这样,每一天才是破产的前一天,破产,终究是还未到来的可能性而已。你终究没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胆魄,所以还是时下最经典的一句台词更能阐释,"猥琐发育,别浪!"。
市场的风险是无处不在的,如果不能充分的意识到这一点,就无法更好的体会"明日破产之心"的真正含义。而市场做为一个严格的老师,一定会通过体验式教学的方式,在你雄心勃勃,踌躇满志的时候给你当头一棒。我就有幸上过一课。这次课的导火索便是2011年城投债信用危机,由于当时环境的种种因素,交易所内的城投债现券交易价格从入夏开始就持续下跌,在9月30日这一天达到了顶点,很多债券当日下跌幅度都达到了10%。虽然对比今日打破刚兑的大环境下的债券价格,确实有点小巫见大巫,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当时没有任何风险意识,普遍正回购套作的债券小白们,市场狠狠的抽了一教鞭。这期间痛苦的经历可谓终身难忘,记得我整个国庆节都处于迷迷糊糊的状态,做为套作了四五倍,最低点蚀本金80%的小白,连做梦都带着本金亏完的恐惧,对比期货交易员穿仓的感觉,恐惧不仅仅来至于强平,而且更担忧连续欠库后,价格还未止跌,我是否会欠回购出借人资金,资不抵债,破产为负。最终,市场做为老师对我网开一面,并没有将最坏的结果展示给我,仅仅以心理素质不佳为由,收取我40%本金,一笔价值不菲的学费后,将我赶出了教室。
如今回想起来,我的心情是沉重的,所以就此打住,以一句谚语结束本文,"华尔街只存在两种交易员,一种是老交易员,还有一类是胆大的交易员。"
长按以下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集思录微信
特别提示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为信息分享。任何因本文导致的投资行为发生的亏损,本公众号及作者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集思录 微信公众号:jisilu8
集思录(www.jisilu.cn)是一个低风险投资理财社区,我们的理念是在保证本金安全的前提下,使资产获得稳健增长,我们专注于新股、债券、可转债、分级基金等低风险投资品种。
快捷查询:
搜索微信号"jisilu8"添加我们
回复"新股"学习申购新股基础知识
回复"债券"了解债券基础知识
回复"分级"学习分级基金基础知识
参与讨论请猛戳"阅读原文"链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