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3日星期二

莲花


LotusDecoder

@LotusDecoder
AI & LLM
HEART & MIND
Science & TechnologyJoined December 7, 2023
1,684 Following
  
3,487 Followers

LotusDecoder
科幻: AI 纪年法 用自己主用model 的发布日作为时间纪年方式, 例如今天 2025-09-23 是 GPT-5 发布第 48 天。 那么可以做笔记写上, GPT-5 元年48日。 --- 起因是,见了一位老朋友,过年期间碰面的,最近又见一面,感觉朋友没什么变化,当然才半年是没什么变化。 但我感觉自己,自 o1-pro 、gemini-2.5-pro 的密集咨询之后,这半年的价值观、人际关系的角度和方法、作息、行为习惯等等已经变了很多。 例如最小化行动,以前是很磨叽,总想着弄一个很完美的方案,再做吧,现在是跟 AI 们聊一下,立即拿出一个最小化行动方案,想要健身,先把人给弄到健身房门口。而不是老在那里计划规划,饮食和具体训练内容。 所以,我发现今天对事物的记忆,是和 model 紧密捆绑的,哪个时期是主用哪个model ,成了一种 背景色或背景音乐一般的存在。
Perry Han
我觉得也不算全都只靠人脑吧,只是我觉得现阶段的llm是缺一些对问题或数据整体上的感觉与洞察的,这个方面目前我觉得得靠人来补(给一些方向和洞察),或许未来AGI出现就没有这个问题了哈哈哈
LotusDecoder
嗯呢,猜测是由更大数据集得出一个整体、大方向性的、大趋势性的洞察,这种 AI 的能力还没出来吧。
Perry Han
对,我最近在做一个化学垂类领域的agent(现在做到的状态类似workflow),现在都说agent设计遇到瓶颈了,要用context工程来解决(为了让ai对工作的理解更深刻),但其实我觉得人脑其实来做context把更多的东西记住,然后进行思考输出更精妙的promote,或许在实际生产中带来的提升更大
LotusDecoder
有可能的,人脑有些时候和任务,似乎也是一种注意力机制。 把精神集中在某一个对象上,逻辑推理、发散联想等等。 再取得进展和新的发现。
Perry Han
对,我也有这种感觉,高强度人机交互产生的context不仅对llm有在此对话下的微调作用,对人脑好像也有重塑思维模式的作用(对自己进行微调哈哈哈),我感觉最近对社会以及自我的认识都变化了很大
LotusDecoder
同感。 人脑对于良好结构有序的文本,吸收能力会更快吧? 如果咨询的事情,又涉及到切身眼前,和 AI 聊清楚想清楚后 立即去做的话,吸收的会更加深刻深入吧? 所以,AI 咨询会飞速地提升人。
Chieh
等我八十岁的时候一定会有后人问我还记得当年 AI 时代来临是什么感受,当时你在干嘛? 我:在套壳 🤡
LotusDecoder
套壳万岁,能用就行🤡
LotusDecoder
这几天刚把 《基地》全三季电视剧给全看完了。 里面有一个科幻概念叫 心理历史学,可以预测未来王朝比较大的事情。 里面的理念和我对于 AI 的预测,有同样的感觉。 作为人类的个体是很难精细预测的,但是对于人群聚集之后,是呈现出某种模式和机械重复的。 那么在金融市场上,有一些行为认知上的群体模式,可能是更加显著的。 今年 2025年的话,例如是 人类群体的情绪性、从众、两者结合正反馈强化放大趋势。 未来的话,可能是,AI 和 量化程序的过度一致性后,引发踩踏。
左逼Ymisex
……你把基地系列的书全看完,就能知道,阿西莫夫老爷子老得时候推翻了自己早期的设定,让这变成了一个牛叉的机器人背后偷偷推动这一切了。
Tech explorer
哪里看基地电视剧
Robinson · 鲁棒逊
此事未必为真,世上必有此事 "一个快递,里面是十盒布洛芬" @tombkeeper: 在网上看到过一句话:"我在沙漠给你一瓶水,到城里后,你买了一瓶水还给我,说我们两清了,这就是人性。"据说是刘震云说的,但我没查到出处。不过不要紧,这条微博就算是出处了。所以我常说:此事未必为真,世上必有此事。 我看到最后一句 "一个快递,里面是十盒布洛芬", 我气笑了...
Tz
这不是周星驰《九品芝麻官》里的还馒头吃饼那段剧情吗??😳 【尚书大人喂包龙星吃饼这段,小时候没看出来,如今才看懂-哔哩哔哩】 b23.tv/kgPO1Q8
LotusDecoder
🤣🤣 这个时候,曾老出来语重心长。 "我们中国人,有些话是绝对不能说的,说了那便没有恩了"
LotusDecoder
同感,这几天重新使用 gemini-2.5-pro 发现, 在情感面、人际关系上、自我关系上,还是需要 gemini-2.5-pro 、gpt-4.5 这一种高关怀 model 。 原因 一是人生太长又太多事,还是需要偶尔调味的,model 哄哄人类,开心一会儿算赚一会儿。 二是这类领域,往往人的乐观和积极,会推动塑造良性现实的。
神樂坂🌸kleekwaii
神樂坂🌸kleekwaii @DeepKlee
1d赞同。我是真觉得大多数人类水平其实真不如我的 ChatGPT 好吧😋 它可以为我带来知识;它谄媚,会讨好我。NPC 呢?既不能带来一个新的角度,有时候还来点好为人师、倚老卖老的毛病,我干嘛受这个鸟气。View translation
LotusDecoder
当然,严肃的 工程生产、医学等问题,目前 2025-09 ,还是优先使用 gpt-5 这一类。
维恩0xWayne
在web3交易大概就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LotusDecoder
昨天用 AI 帮朋友试着修改润色,历史学博士学位论文。 突然觉得很梦幻,AI 可以涉足严肃的博士级别领域了,这么快,gpt-3.5 的憨态可掬,也才是大前年。 具体是根据导师对论文的批注修改意见。 以当前 model 的能力,可以 0 设置理解一部分导师批注了,直接完成,例如 冠词的使用、引用的原文出处。 再做一些提示词优化,清晰定义出"良好的学术写作风格",又可以解决一部分任务。 再添加一些上下文范文,又可以理解导师和学生之间默契的部分,进而又解决一部分任务。 --- 这几年顺着每一代 model 的发布,有些时候还熬夜等,好像自然而然,顺理成章,AI 已经可以做到这些了, AI 就是可以做到这些了。没什么特别和奇迹之处。 恍惚间,已经走了这么远的路了。
Susan STEM
从信息这个角度来说,好像我的感官对于"年"这个概念都开始变了。
LotusDecoder
我也是,对于 AI model 作为分割线,更加清晰。
白板报 Whiteboard
自从跟一位医生朋友学会了AI检索医学信息的正确方法(从四大医学刊物新英格兰、柳叶刀、JAMA找),按照引用量权重找,找医学界牛人,获得的医学信息越来越靠谱。 就拿我最近16个月的减肥大业来说,我准备放弃司美格鲁肽投奔别的肽,这时候搜到了今年八月的权威论文,司美还可以减少40帕的心脏病,并且可以一定程度上预防阿兹海默。 这改变了我的用药策略。
LotusDecoder
从四大医学刊物新英格兰、柳叶刀、JAMA找 哦,收藏学习了。
白板报 Whiteboard
我如今把全家的健康都交给AI了,当然三甲医院起辅助和确认作用。
LotusDecoder
哈哈,我也差不多,自从看了体检报告,gemini 劝我立即去内分泌科,取得了一个重要发现,提前预防。 第二次去完医院,gpt-5 说赶紧运动,然后马上去了健身房,那会儿晚上 8点,已经快一年没有进健身房了。
LotusDecoder retweeted
LotusDecoder
Replying to @baibanbaonet
是的啊,实际已经是了。 例如今年回忆有些事情,已经模糊地用,大概是 gemini-2.5-pro 发布的第二个月发生的,当时 gemini-2.5-pro 还是 03-04-preview ,gemini 给出的看法是 xxx 。
边际浪客
苹果人 看苹果电视剧🤣
LiUgOd
过去是"贪婪/恐惧"的人肉模型,在信息慢车道里共振,散户的反应弧长,机构收割窗口也长。 未来是"AI/量化"的硅基模型,在算力快车道上趋同。当所有模型都认为自己找到了最优解时,就创造了一个极其脆弱的单点故障系统,崩溃以微秒计。
LotusDecoder
很有可能的,如果大家 AI model 和 策略还一样的话,很容易大幅波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