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与马斯克,火箭男孩们的网红之路
一、金正恩与马斯克,两个被火箭推上天的宇宙级网红
在马斯克之前,上一个靠耍火箭耍成宇宙级网红的人,是金正恩。大概是受了金正恩的启发,马斯克也靠着耍火箭,耍成了宇宙级网红。冥冥之中,好像火箭与宇宙级网红之间,存在着一种神秘的联系。人们对放卫星这种事,总是那么的充满热忱,并缺乏免疫力。
从当前的互联网风口看,要想成为一个超级网红,有两个最好的捷径。一个是喊麦,另一个就是耍火箭了。
有人说马斯克是科技狂人,有人说马斯克是一个能改变世界的神,还有人说马斯克是未来带着人类,进行宇宙殖民的新文明先知。这些描述,都是不切实际的宣传文案而已,也都是对马斯克本人非常浮夸失真的定位。
真正的马斯克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其实他只不过就是个网红罢了。他什么都改变不了。
网红这个定位,同样适用于金正恩。如果认为马斯克是科技之神的化身,代表着人类的未来,是新文明的希望,认为他真的能够改变世界,甚至可以主宰世界。真这样想就太过于天真了。别以为能耍几下火箭,就真的能改天换地。如果认为马斯克靠耍火箭,能实质性的改变世界,成为宇宙之王。这种想法,无异于认为金正恩靠耍几下火箭,就能团灭中美俄,成为宇宙之王。
可见,耍火箭这个事的技术门槛,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高。也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重要。
金正恩和马斯克,为什么同样是靠耍火箭成名的网红,同样都是火箭男孩,待遇就差这么大呢?因为网红的人设和形象,以及其流量有多大,完全取决于背后推手的包装和推广。朝鲜举全国之力,打造出来了一个宇宙级网红,美国倾全国之力,也打造出来了一个宇宙级网红。
尽管在流量上,俩位火箭男孩都是超级大IP,都是超级网红。金正恩和马斯克则一个全是负面,一个全是正面。这样举国体制下的网红造星运动中,他们两个最大的差距,不在于耍火箭的花样上面,而是在于朝鲜和美国,国家实力的差距。
为什么美国要以举国体制搞网红造星运动呢?因为他们要占据互联网新媒介时代网实力的制高点。
二、继上一个超级网红乔布斯谢幕后,马斯克是美国倾力打造的另一个国家形象工程
在以往的国家综合实力分析模型中,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会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两大类。硬实力,指的是物质力量。比如国土,资源,人口,农业生产能力,工业生产能力等。
软实力,则是指非物质的力量。比如国家的社会制度,文化,人口的平均受教育水平,管理能力,等等。
现在,这一套分析模式,已经过时了,落伍了。因为在互联网时代,媒介的力量重新改变了力量结构。我们可以把这种互联网媒介力量,称之为网实力。
硬实力是指,我有什么东西。软实力是指,我能够用这些东西做什么。网实力则是指,通过媒介对人的精神塑造,我让你做什么,你就得做什么。为什么阿拉伯之春,那么轻易的通过互联网,就可以颠覆一个国家呢?为什么公知们敢抱着必胜的信心,放言要谣翻中国呢?因为他们手里掌握着网实力。仅仅通过互联网,就可以颠覆或者挑战一个国家政权的稳定,足见网实力的可怕。
不仅对于国家综合国力而言如此,对于企业而言,也是如此。当前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十分困惑。他们觉得我们的产品非常好,我们的企业文化,企业制度和企业效率,也都非常优秀。为什么就是效益不好,东西不好卖呢?很大程度上的原因,在于上一代的管理者,不理解网实力这个东西。甚至连最基本的网感都比较匮乏。网感是什么?是指人对互联网媒介的敏锐嗅觉,并作出快速和高效响应及决断的能力,在于理解媒介。
很多企业所谓的信息化改造,都是不成功的。尽管在各个媒体平台上,注册了自己的官方账号。也请了人专门运营。虽然钱砸了很多,但是一年下来,新增加的关注用户寥寥无几。问题出在哪里?出在网实力的经营,和以往物质性硬实力和非物质性软实力的建造和运营,都不一样。网感匮乏,不理解媒介,砸再多钱,也于事无补。媒介,它是一种有生命的东西。
美国人不仅发明了互联网,而且他们还先发夺人,制定了全球网实力分配的规则和疆界。他们对互联网的理解和运用,自然要比其他国家,要更成熟,更深刻一些。比如,他们对乔布斯这个国家形象工程的操盘,可谓炉火纯青。
很多人觉得,乔布斯就是我们所了解的乔布斯那样,只是个带来颠覆性科技发明的企业家,和科技领袖。而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乔布斯的宇宙级网红地位,是美国以举国体制打造出来的。
美国人打造乔布斯这个超级网红的目的是什么?为了流量变现。流量变现又体现在哪里呢?体现在商品的售价中。在消费者看来,苹果的物料生产成本,也不过是2000块左右,它凭什么可以卖8000块一部呢?
答案是这样的。一部卖8000块的苹果手机,其价格构成,按照硬实力,软实力和网实力,分成三块来算的话。售价8000元=2000元物料成本(硬实力部分,优良的原材料和优良的加工工艺)+2000元非物质成本(软实力部分,如操作系统,如工业设计,流行文化等)+4000元信仰税(网实力)。为什么很多消费者,并不是把苹果视为一件商品,而是把苹果当成了一种宗教信仰呢?原因就在于网实力的存在,通过流量变现,产生了超高额的商品溢价。
和苹果相比,韩国的竞品,虽然在硬实力上和苹果相比不足,但是他们在文化软实力上,和美国手机处于伯仲之间。韩国的流行文化,在中国获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功。这些软实力上的成功,都会通过商品溢价来变现。而韩国竞品,之所以在售价上无法超越苹果,是因为它在网实力上不足。韩国的流量明星,和乔布斯宇宙级流量相比,显然处于下风。
而中国的手机,目前已经在硬实力上开始追赶,在软实力上开始觉醒,在网实力上,也开始追赶。这三方面加在一起,就是中国手机的售价水平。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现在做生意,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要做高端的,让人心潮澎湃心甘情愿奉上几千块信仰税的商品,已经完全不是硬件的问题。而是引领和塑造文化潮流,和引导和塑造媒介图腾的问题。后两者无法突破,即便硬件做的再好,也很难在全球获得最顶尖的售价和最大的高端商品市场份额。
美国以举国体制打造网红,乔布斯的这个案例,可以说从策划,到操盘,都非常的成功。而且,从这个超级网红的经营中,幕后的推手和老板,美国的真正统治者,大公司的资本家们,他们赚的盆盈钵满。
网红乔布斯死了之后,美国人必须得再次打造一个宇宙级网红,来承载美国的网实力,并给美国的商品,带来超高额溢价。特斯拉之所以比我们的比亚迪卖的贵那么多,可不仅仅是电动汽车外观,用料,工艺,电池技术的差距。而是主要体现在文化软实力和网实力的差距。
这才是马斯克横空出世的真正奥秘。类似于明星被星探选中那样,乔布斯,比尔盖茨,马斯克这些人,他们也都是被资本家选中的科技偶像。或者说,科技界的流量明星。娱乐公司培养明星是为了赚钱,资本家培养科技明星,同样也是为了赚钱。
三、成也流量,败也流量。缺乏硬实力支撑,美国新版星球大战计划注定要失败
我们都知道,对于流量明星来说,他们不需要演技。美国经济的脱实向虚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生产全部外包,完全靠科技流量明星,就可以撑起来一家几千亿美元估值的企业。美国梦,已然沦为了纯粹的梦工厂。只是这个梦工厂,打着科技的幌子,让人容易眼花缭乱。
马斯克的火箭业务盈利了吗?并没有。马斯克的汽车业务盈利了吗?同样也是一直放卫星,一直在亏损的泥潭中苦苦挣扎。对于新一代美国超级网红马斯克来说,他肩负的任务,要比乔布斯更复杂一些。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美国梦正在褪色之际,要保证美国的全球霸权,美国人对国家网红的定位,转向了要和竞争对手中国竞争,打赢一场新版本星球大战的战略。乔布斯莫名其妙的被人弄死,和马斯克的横空出世,都是为了这个战略转型服务的。
乔布斯所代表的纯粹互联网科技浪潮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马斯克所代表的则是汽车,火箭,这些军民融合性质的真正的工业科技。因为手机造的再好也没法用来打赢一场战争。
问题是,只靠梦工厂的科技流量明星,只靠网红,怎么打赢这场新版本的星球大战,把中国的节奏带歪并拖垮中国呢?这件事变得就比较渺茫了。因为说到底,核心科技和军事科技的竞争,都必须得靠硬实力的保证。光靠流量,没有扎扎实实的物质力量是不行的。
而在马斯克的汽车中,并没有看到它有什么颠覆性的科技创造,它用的电池也都是松下产的。电池组管理技术,也并不是什么门槛很高的高科技。在马斯克的猎鹰重型火箭中,他连火箭入轨这种简单的操作都完成不了。可见,并没有什么高深莫测的高科技。尤其是通过粗暴的堆加动力来提高推力,这个就更没有什么核心科技了。马斯克的汽车如此,火箭也是如此,都是很简单的粗暴堆加引擎和电池,来完成动力的提高。
而这并不是未来科技的方向,把火箭做的那么大,真是愚蠢透了。真正的科技方向,是提高能量密度。把电池做的越来越小,把火箭做的越来越小,还能实现更远的续航,和更大的载荷,这才是改变游戏规则的颠覆式核心科技,这才是未来电动汽车和航天科技的奋斗方向。你堆了二十七个引擎,我堆了两百个引擎,火箭比你大,推力比你大,载荷比你大。这有意义吗?真幼稚。
至于回收助推器的表演,只能说助推器的演技真好。没看出来,回收一个助推器这么鸡肋的痒点创新技术,能对打赢星球大战起到什么大作用。
四、猎鹰重型火箭秀的真正用意不是科技行为,而是战争准备行为
在反导,反卫星,弹道导弹技术方面,中国可以说已经全面领先了美国。美国要奋起直追的话,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追赶上。而美国弄一个包装成科技狂人的网红戏子马斯克,和中国玩过家家一样的搞新版本的星球大战,这不是故意来逗我们玩吗?不带这么浪费我们的感情的。
上一次美国人和苏联人搞星球大战游戏,虽然带歪并拖累了苏联,但是美国人自己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美国的债台高筑,正是星球大战的后遗症。从那之后,美国人就再也没有还清过国债。
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人必须得向当年面对苏联那样,来迎接中国的挑战。问题是,他们没有能力再进行债务扩张了。政府没钱了,还怎么玩一场更花钱的星球大战游戏呢?不要说美国政府参与星球大战,他们连公务员的工资都发不起了。不得已,资本家们越殂代疱取代政府,成了这场游戏中的对方玩家。
他们资助马斯克,造神,造火箭,真正的目的,并不是在商用市场上,获得对中国航天产业的竞争优势。而是一场战争准备行为。
美国必须得抵消中国在反卫星,反导,弹道导弹上面的优势。而从马斯克的火箭秀看,完全没有看出来,他对解决这些问题,给出了什么答案。而在中国这边,超高音速飞行器,歼20服役,电磁炮,陆基中段反导成功。给出的全是掷地有声的回应,全是干货满满的核心科技。
两个人打牌,中国出牌全是两个王四二个这样的炸弹,美国出的牌全是小三小四这样的蝌蚪牌。美国虽然牌小,但是它会一边打牌一边跳舞,跳舞跳的非常好。请问这场牌局谁会赢呢?旁观者可以被美国人的演技所倾倒,可以说他们舞跳的好,但是如果非要说只要舞跳的好,一手烂牌也能打赢,还说什么我们要正视牌面差距这样颠倒错乱的话,这就是傻到不能自理了。
说到底,网红不过就是个网红。演技再好,流量再大,也只是个网红。美国人当年欺负苏联人老实,靠演技赢了一次。这次运气不会再次站在他们那边。至于马斯克本人,在网红界有个定律,过气网红不如狗。参照上届美国国家网红乔布斯的下场,马斯克的下场也不会很好。
他的归宿,可能还不如另一个火箭男孩金正恩。因为虽然都是演技派,同为火箭男孩,马斯克只是个网红戏子,他要的是掌声,美国要的是美国依然伟大的幻觉。但是金正恩不是,金正恩耍火箭,是为了生存。马斯克太煽情,金正恩太冷静。太入戏的人,总是那么容易被自己感动。等感动完了,哭完了,最后还是得迎接残酷现实的到来。毕竟,生活不是演戏。战争会用血与火,会用物质力量,毁灭所有的偶像。
昨天
作者回复昨天
昨天
作者回复昨天
昨天
作者回复昨天
昨天
昨天
作者回复昨天
昨天
作者回复昨天
昨天
作者回复昨天
昨天
作者回复昨天
昨天
作者回复昨天
昨天
作者回复昨天
昨天
作者回复昨天
昨天
昨天
作者回复昨天
昨天
昨天
昨天
昨天
昨天
昨天
昨天
昨天
昨天
昨天
昨天
昨天
昨天
昨天
昨天
昨天
作者回复昨天
昨天
昨天
21小时前
作者回复18小时前
昨天
昨天
15小时前
作者回复14小时前
昨天
19小时前
昨天
昨天
昨天
昨天
21小时前
18小时前
作者回复18小时前
昨天
昨天
昨天
昨天
昨天
昨天
21小时前
作者回复18小时前
昨天
16小时前
昨天
昨天
昨天
16小时前
昨天
19小时前
昨天
8小时前
作者回复6小时前
昨天
昨天
7小时前
作者回复6小时前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