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原载微信公众号(Mr蒋静的资本圈)
近日,广汽蔚来的一张大红色海报,引起舆论一片哗然,内容是:
我们承诺:车辆因为宁德时代811电池起火,整车全陪!我们倡议:业内所有使用宁德时代电池汽车厂家共同承诺,为用户权益保驾护航。
这张海报更像是,"高级红,低级黑"。今年宁德时代811电池频繁发生起火事件,而近日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对外宣传,已开发永不起火的811三元电池系统。
主流汽车厂与主流电池厂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正是这种矛盾,让下游汽车厂不断探索更加舒适的"供应商"朋友圈,进而导致上游电池厂的竞争格局不断优化。
回顾2020年前三季度,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的企业依次为:宁德时代、比亚迪、LG化学、中航锂电、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时代上汽、力神、松下、孚能科技。
对比2019年TOP10排名: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继续领跑前两名,LG化学和松下首次进入前10,中航锂电从第6名进入第4名,比克电池和欣旺达跌出前10名。
2020年,在宁德时代一枝独秀的普遍认知下,锂电行业发生了不少重大事件,每个事件都在冲击着锂电行业的格局。
①LG和松下两大外资系锂电池,通过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2020年前三季度的装机量首次进入前十,分别为第三名和第九名,外资系电池开始搅动中国锂电池行业。随着国产特斯拉9月份开始采购宁德时代,并可能放弃松下,特斯拉还将继续影响中国锂电行业的格局。
②宁德时代市值突破5000亿元,成为创业板一哥,但已然面临发展"隐忧",开始大力拓展工程机械、储能等非新能源汽车领域,守擂压力可见一斑。今年,宁德时代还遭遇811电池起火事件,引起了行业内对电池技术的再次争议,要能量密度及性价比,还是要产品安全。
③比亚迪高调推出刀片电池,强势捍卫磷酸铁锂电池的行业地位,意图改变近年来三元电池在乘用车领域的独占优势,为此还掀起了以磷酸铁锂为代表的无钴电池的热潮。随着比亚迪-汉的热销以及比亚迪其他车型的电池切换,目前每月1GWh的产能已经供不应求,规划产能已经达到50GWh,未来还将向其他车企开放。
④大众汽车收购合肥国轩,强势介入中国锂电行业,同时收购江淮汽车,为大众汽车布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奠定基础。庞大的中国市场以及明显的本土保护情节,使得深谙中国国情的大众汽车顶着疫情压力全面布局中国。
⑤孚能科技在科创板上市,核心客户为北汽,并与戴姆勒奔驰在业务及资本层面实现战略合作。孚能科技的进击,说明二线锂电池企业在业务及资本市场上仍然充满机遇,这也将引领更多锂电企业加速IPO证券化。
⑥中航锂电在2020年强势逆袭,前三季度装机量进入前四,仅次于宁德时代、比亚迪、LG化学,而其核心客户正是广汽,也可以看出广汽在优化锂电池供应商上的考虑,向宁德时代叫板的底气或许源于此处。中航锂电在去年重组以及新班子上任之后,焕然一新,业务及客户结构大幅改善,并全面转向三元电池以及乘用车客户,不光有广汽加持,还有长安站台,未来发展潜力不容小觑。
⑦长城控股旗下的蜂巢能源,与比亚迪一样同属车厂系,在近年PACK经验的基础上,开始打造自有锂电池产能,同样寻求技术上的突破,并采用叠片技术代替普遍的卷绕技术,首期4GWh产能将于今年在常州金坛投产,规划产能达到18GWh。今年,长城汽车00级车型"欧拉"成为爆款,也带动了蜂巢的装机量,未来或将演绎类似比亚迪"整车+电池"的发展路径。
⑧上汽通用五菱宏光MINIEV的热销,带火了其主力电池供应商星恒电源,今年8月曾进入动力电池装机前十名,其实星恒电源在电动轻型车领域已经拥有差异化领先优势,电动自行车领域的客户包括爱玛、雅迪和新日等龙头企业。星恒电源以锰酸锂电池为主,也反映了其在研发及产品上的专注力。公司目前正在申报IPO过程中。
⑨国内其他二线锂电池企业也在不断进击,亿纬锂能通过德国宝马集团供应商定点,欣旺达通过沃尔沃资质审核,鹏辉能源获得中国船级社型式认可证书,等等。
随着锂电行业市场化的到来,行业进入新阶段,竞争更为精彩,行业格局远未成熟,机会仍然远远大于挑战。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