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4日星期四

20:57:14

头像
黄小邪在纽约VM 女/海外   加关注
认证:专栏作者,芝加哥大学电影系博士生张泠,《流影海德园》作者 微博签约自媒体
纽约州立大学珀契斯分校电影系教师。影�u�S�P集《流影海德�@》...
私信 资料 操作 特别关注 送Ta会员
 微博  相册 
快到爱荷华城时已近午夜,见几辆警车疾驰而去,挡住主要高速出口。绕行进城,听见此起彼伏口号声及类似鞭炮声的巨响,不知是否tear gas。上网一查,爱荷华城的black lives matter protest已连续第六天。图片来自网络。 美国・爱荷华大学  显示地图 [组图共9张]
图片 原图 
赞[9] 转发[2] 评论[5] 收藏 今天 12:20 来自iPhone XR
转发了 黄小邪在纽约VM 的微博:关于长期针对非裔美国人的系统性的种族歧视,已有很多文章阐述,根据我的观察和了解讲一点身边的事例。

以前在芝加哥城南海德园,学校旁边是非裔贫困社区。每天见街上校警、市警巡逻。黑人少年走在街上有时会被警察盘问,偶尔也发生抢劫案件。

但犯罪的根源是贫困和教育。很多家庭的贫困程度超乎想象...全文
 [组图共2张]
图片 原图 赞[21968] 原文转发[8616] 原文评论[1568]
转发理由:这是美国劳工阶层的现状,每天拼死拼活工作勉强糊口,一点意外就有无家可归的危险,学习进修太奢侈//@治愈系小天使_明仔:我记得以前香港有部纪录片,讲富翁去扫大街,结果发现每天累成狗,根本没心思去想学习进修。真正底层的人是连翻身的力气都没有的。努力的力气已经用尽了,还如何有力气改变命运?  
赞[39] 转发[11] 评论[4] 收藏 今天 11:10 来自iPhone XR
瘟疫之年出门远行,一路小心谨慎。漫长旅途穿越宾州、俄亥俄、印第安纳、伊利诺伊,穿过密西西比河,目的地爱荷华城。

感谢晓蓝老师精心准备美味食物与手工口罩,路边野餐一番。

此路几年前驱车路过几次,宾州沿途风景最美,丘陵起伏,树木新绿。可惜看见至少十只被车撞死的鹿……心疼不已。

再得见...全文
 [组图共3张]
图片 原图 
赞[14] 转发[1] 评论[1] 收藏 今天 10:56 来自iPhone XR
转发了 黄小邪在纽约VM 的微博:关于长期针对非裔美国人的系统性的种族歧视,已有很多文章阐述,根据我的观察和了解讲一点身边的事例。

以前在芝加哥城南海德园,学校旁边是非裔贫困社区。每天见街上校警、市警巡逻。黑人少年走在街上有时会被警察盘问,偶尔也发生抢劫案件。

但犯罪的根源是贫困和教育。很多家庭的贫困程度超乎想象...全文
 [组图共2张]
图片 原图 赞[21968] 原文转发[8616] 原文评论[1568]
转发理由://@不靠谱儿的王大力:之前住的公寓保安基本都是黑人 都非常友善尽责 帮我拍照的大叔 每次帮同事代班都特爽快 节假日经常连续一周每天工作16h+ 有时24h都不休息 说实话以前我也多少有些偏见 但现在觉得把整个非裔群体定义为"懒和笨"就无知且坏 很多个体在用努力工作对抗着系统性歧视并争取活着的机会  
赞[24] 转发[7] 评论[2] 收藏 今天 10:39 来自iPhone XR
转发了 黄小邪在纽约VM 的微博:艺术史学者学姐打电话来聊了一会。她说周六去参加游行了,参与的白人很多,在前面讲话的都是黑人,请白人也上去讲,却没人敢登台。学姐说气氛虽然很好,但空喊几句口号,没有明确的纲领,总觉到大家的迷茫,因为阶级分析和马克思主义长期被压制和污名化,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提不出建设性理念,而很多民众...全文 赞[4437] 原文转发[852] 原文评论[317]
转发理由://@突然有一天talkative:在普林做过助教的博士生,普遍感受是,给青年监狱里的学生上课,比在普林给本科生(很多人在刷学分,只关心GPA)上课,自己的劳动更被尊敬―监狱里的孩子们上课认真听,作业的批改他们真的会认真看。 一个在青年监狱教文学的同学说,那些孩子写的诗让她震动,他们真的很有才华  
赞[39] 转发[19] 评论[0] 收藏 06月03日 19:49 来自iPhone XR
转发了 黄小邪在纽约VM 的微博:艺术史学者学姐打电话来聊了一会。她说周六去参加游行了,参与的白人很多,在前面讲话的都是黑人,请白人也上去讲,却没人敢登台。学姐说气氛虽然很好,但空喊几句口号,没有明确的纲领,总觉到大家的迷茫,因为阶级分析和马克思主义长期被压制和污名化,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提不出建设性理念,而很多民众...全文 赞[4437] 原文转发[852] 原文评论[317]
转发理由:[允悲]//@老何913-D:知识分子原来买点自己看的闲书(比如搞物理的买本字帖练书法),开个发票就能走资料费报销,后来严格了需要明细单,甚至拍照给财务看是不是他科研范围内的才报销,这八百个不乐意,而这些人收入和福利比老百姓高多了,不差那几十块钱,人家退休工人都花自己的钱买字帖好不?[挖鼻]  
赞[19] 转发[1] 评论[2] 收藏 06月03日 19:39 来自iPhone XR
转发了 黄小邪在纽约VM 的微博:艺术史学者学姐打电话来聊了一会。她说周六去参加游行了,参与的白人很多,在前面讲话的都是黑人,请白人也上去讲,却没人敢登台。学姐说气氛虽然很好,但空喊几句口号,没有明确的纲领,总觉到大家的迷茫,因为阶级分析和马克思主义长期被压制和污名化,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提不出建设性理念,而很多民众...全文 赞[4437] 原文转发[852] 原文评论[317]
转发理由://@O苏耳牙O花痴专用:这两年意识形态味越来越浓了,国内年轻一代有"阶级意识"和Marxist思考逻辑的人不在少数,虽然参差不齐,但总体还蛮主流的吧至少并不罕见。后疫情时代的意识形态大讨论很有意义,虽然这种讨论由于国内舆论审查问题目前看远不够深,但不能让讨论角度滑落至激发沾沾自喜的优越感上  
赞[46] 转发[13] 评论[4] 收藏 06月03日 11:51 来自iPhone XR
转发了 黄小邪在纽约VM 的微博:艺术史学者学姐打电话来聊了一会。她说周六去参加游行了,参与的白人很多,在前面讲话的都是黑人,请白人也上去讲,却没人敢登台。学姐说气氛虽然很好,但空喊几句口号,没有明确的纲领,总觉到大家的迷茫,因为阶级分析和马克思主义长期被压制和污名化,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提不出建设性理念,而很多民众...全文 赞[4437] 原文转发[852] 原文评论[317]
转发理由://@chasebabel:对几类人群的评论太真实了,尤其国内那段;美帝确实批判学派整体不被重视,逐渐被边缘化,更不要提细化到主做Marxism(开玩笑的说法,美国学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逐渐"量化为王"并且愈演愈烈简直是配合消费主义资本主义,左派批判氛围越来越淡,都是一群数据→报告承包商[微笑][允悲]  
赞[27] 转发[32] 评论[4] 收藏 06月03日 11:19 来自iPhone XR
艺术史学者学姐打电话来聊了一会。她说周六去参加游行了,参与的白人很多,在前面讲话的都是黑人,请白人也上去讲,却没人敢登台。学姐说气氛虽然很好,但空喊几句口号,没有明确的纲领,总觉到大家的迷茫,因为阶级分析和马克思主义长期被压制和污名化,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提不出建设性理念,而很多民众...全文 
赞[4437] 转发[852] 评论[317] 收藏 06月03日 10:42 来自微博 weibo.com
资本主义从一开始就跟种族主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种族主义最严重的美国,种族长期有非常明确的含义。20世纪初,美国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曾经评论说,美国对管理学的唯一原创贡献,就是发明了如何利用不同种族的工人来互相竞争抗衡。在美国历史上,白人并不完全是肤色决定的。白人之外曾经存在这么一些...全文 
赞[207] 转发[166] 评论[32] 收藏 06月03日 08:32 来自iPhone
转发了 一林-苑 的微博:我芝加哥的社区 [泪]最后一张是朋友的酒吧 他说怕被砸店 赶紧在广告牌上写了那些字 [泪][泪]@黄小邪在纽约  [组图共6张]
图片 原图 赞[4] 原文转发[10] 原文评论[3]
转发理由:抗议者是多数,打砸抢的是少数。中午听纽约公共广播,目击者说少数人打砸抢时警察不管,后果造成了再开始行动(媒体报导会对抗议不利,也为暴力执法提供借口)。美国警察训练是外包给私人公司,按照对外战争的战场方式,警察的军事化训练导致以对"敌人"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平民,很多暴力执法不可避免…  
赞[40] 转发[8] 评论[6] 收藏 06月03日 00:51 来自iPhone
转发了 黄小邪在纽约VM 的微博:每一座城都会有城中村,这里是万千打工者在城市里寻梦时休憩的落脚地、庇护所。

城中村里,有家政工的孩子、快递员的孩子,他们随着父母从乡村一起来到城市,在城中村里出生,在城中村里长大,但是因为没有居住城市的户口,他们是土生土长的外地人,被称为城市里的"流动儿童"。

...全文
 赞[11] 原文转发[17] 原文评论[2]
转发理由://@行走的思想sundust:又见皮村"像绝大多数社会热点一样,皮村因为新热点的不断涌入而淡出人们的视线,不仅如此,在北京城市建设大踏步前进的过程中,这个城中村正被排斥的越来越远,皮村里的人们生活越来越艰难。孩子们将何去何从我不知道,那些长期陪伴皮村孩子的守望者也不知道,但是没有人放弃"  
赞[10] 转发[8] 评论[0] 收藏 06月02日 20:58 来自iPhone
翻译转自Mengran:

数字触目惊心,大致翻译一下:
美国的监狱人口比例在1970年之前一直稳定在千分之一,到2000年已经飙升到每107个成人中就有一个在监狱。从人数和比例上都高居世界第一。
而大部分人却感觉不到这个巨变,因为一切都发生在低收入黑人社区。白人青年男性的入狱率只有不到2%,而每9个黑人...全文
 [组图共3张]
图片 原图 
赞[62] 转发[39] 评论[7] 收藏 06月02日 12:05 来自iPhone
"玛雅・安吉洛在本书中回忆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南方小镇斯坦普斯及加利福尼亚州的成长经历。从三岁到十七岁,玛雅不仅要与那如影相随的错位和不安全感作斗争,还要面对种族主义、性骚扰和强奸等一系列令人心碎的挑战,这种遭遇影响了她的一生。最终,她意识到,爱自己、善待他人、变得坚强、阅读伟...全文 
赞[20] 转发[16] 评论[1] 收藏 06月02日 11:55 来自iPhone
每一座城都会有城中村,这里是万千打工者在城市里寻梦时休憩的落脚地、庇护所。

城中村里,有家政工的孩子、快递员的孩子,他们随着父母从乡村一起来到城市,在城中村里出生,在城中村里长大,但是因为没有居住城市的户口,他们是土生土长的外地人,被称为城市里的"流动儿童"。

...全文
 
赞[11] 转发[17] 评论[2] 收藏 06月02日 11:41 来自iPhone
纽约七十年来首次宵禁,今晚十一点后,明晚提前到八点后。  
赞[33] 转发[5] 评论[9] 收藏 06月02日 11:37 来自iPhone
转发了 黄小邪在纽约VM 的微博:关于长期针对非裔美国人的系统性的种族歧视,已有很多文章阐述,根据我的观察和了解讲一点身边的事例。

以前在芝加哥城南海德园,学校旁边是非裔贫困社区。每天见街上校警、市警巡逻。黑人少年走在街上有时会被警察盘问,偶尔也发生抢劫案件。

但犯罪的根源是贫困和教育。很多家庭的贫困程度超乎想象...全文
 [组图共2张]
图片 原图 赞[21968] 原文转发[8616] 原文评论[1568]
转发理由:资源差距。//@奶糖年糕duang:农村确实也有很多孩子通过努力上了很不错的大学,但是ta们需要付出的努力和城镇的孩子是不同的。四线小城市长大的我以为我的教育条件还不错,上了大学才知道差距有多么大…从学科教育到素质教育都受到了全方面打击,我所惊叹的,是ta们的寻常,更不要说偏远地区的孩子了。  
赞[22] 转发[11] 评论[8] 收藏 06月02日 09:21 来自iPhone
转发了 观察者网VM 的微博:【看着黑人少年们也在打砸抢,他忍不住了】这些天,美国街头四处打砸抢烧的人群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黑人少年的身影,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一位黑人大哥实在忍无可忍,他气愤又绝望,声音哽咽地告诉一位16岁的少年:"你现在看到的一切,10年后还会发生,根本没用,你们的任务是想出更好的办法,而不是...全文 赞[86727] 原文转发[11924] 原文评论[4147]
转发理由://@_刘�h生://@2049年的世界: 没有科学的思想指引,缺乏正确的组织方式和纲领,流氓无产者带来的往往是单纯的破坏,这种无助的愤怒在未来还会重来,他们甚至都不知道敌人是谁,也不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回事,他们接受的那点有限的教育也没有告诉他们人类社会纷繁复杂现象背后的深层逻辑。只是稀里糊涂的怒  
赞[64] 转发[46] 评论[6] 收藏 06月02日 00:59 来自iPhone
转发了 黄小邪在纽约VM 的微博:关于长期针对非裔美国人的系统性的种族歧视,已有很多文章阐述,根据我的观察和了解讲一点身边的事例。

以前在芝加哥城南海德园,学校旁边是非裔贫困社区。每天见街上校警、市警巡逻。黑人少年走在街上有时会被警察盘问,偶尔也发生抢劫案件。

但犯罪的根源是贫困和教育。很多家庭的贫困程度超乎想象...全文
 [组图共2张]
图片 原图 赞[21968] 原文转发[8616] 原文评论[1568]
转发理由://@_刘�h生:美国在1961年通过"平权法案"后,法律层面来看,黑人的确"平等自由"了,然而他们仍是日结工人、农奴及手工业者后代。自由经济体制下,阶级的流动性并不会因为一个权利法案改变,旧时代给每一个有色人种刻下了底层身份的烙印,阶级矛盾是系统歧视的根本原因,这也是美国从未意识到的原因  
赞[28] 转发[14] 评论[7] 收藏 06月02日 00:33 来自iPhone
有网友想更多了解黑豹党,这篇很翔尽:

高举毛泽东旗帜的美国黑豹党--重温五十年前的黑人解放运动 
 
赞[80] 转发[106] 评论[5] 收藏 06月01日 21:57 来自iPhone
专骗低收入家庭,丧尽天良:

"厂家和店铺联手,利用法律监管漏洞,通过专业打擦边球,利用消费者不知情、迫切的消费心理,搞混淆销售,将"固体蛋白饮料"推介为特殊功能奶粉,并从中牟取暴利。国家对婴幼儿配方食品明令禁止委托贴牌和分装的形式来加工生产。但对诸如蛋白饮料产品则缺乏明确的生产标...全文
 
赞[22] 转发[23] 评论[5] 收藏 06月01日 21:47 来自iPhone
转发了 黄小邪在纽约VM 的微博:关于长期针对非裔美国人的系统性的种族歧视,已有很多文章阐述,根据我的观察和了解讲一点身边的事例。

以前在芝加哥城南海德园,学校旁边是非裔贫困社区。每天见街上校警、市警巡逻。黑人少年走在街上有时会被警察盘问,偶尔也发生抢劫案件。

但犯罪的根源是贫困和教育。很多家庭的贫困程度超乎想象...全文
 [组图共2张]
图片 原图 赞[21968] 原文转发[8616] 原文评论[1568]
转发理由:学美国,越学越阶层固化。教育部的官僚、手握资源的精英、日进斗金的儿童培训机构乐见吧//@姜汁茶里有姜饼小人:听同事妈妈们讲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觉得现在国内将教育成本转嫁给了父母。以前我觉得起码在学校里是平等的,大家接受的教育是一致的。现在的孩子教育则更多在课外,拼的是父母的资本  
赞[40] 转发[36] 评论[6] 收藏 06月01日 21:37 来自iPhone
转发了 黄小邪在纽约VM 的微博:关于长期针对非裔美国人的系统性的种族歧视,已有很多文章阐述,根据我的观察和了解讲一点身边的事例。

以前在芝加哥城南海德园,学校旁边是非裔贫困社区。每天见街上校警、市警巡逻。黑人少年走在街上有时会被警察盘问,偶尔也发生抢劫案件。

但犯罪的根源是贫困和教育。很多家庭的贫困程度超乎想象...全文
 [组图共2张]
图片 原图 赞[21968] 原文转发[8616] 原文评论[1568]
转发理由:贫穷束缚人对未来想象的可能性与空间,对他们来说,有更多选择是种特权//@蛾子爱吃鱼:我以前宿舍同学提起她十七八就嫁人(办酒席没有证)的妹妹就哭,说她妹妹不知读书有什么用,只觉得如果能努力打工挣钱后开一个养鸡场,就是最棒的了。不是说养鸡场不好,只是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其他的好,未免太可惜  
赞[18] 转发[1] 评论[0] 收藏 06月01日 21:32 来自iPhone
转发了 黄小邪在纽约VM 的微博:关于长期针对非裔美国人的系统性的种族歧视,已有很多文章阐述,根据我的观察和了解讲一点身边的事例。

以前在芝加哥城南海德园,学校旁边是非裔贫困社区。每天见街上校警、市警巡逻。黑人少年走在街上有时会被警察盘问,偶尔也发生抢劫案件。

但犯罪的根源是贫困和教育。很多家庭的贫困程度超乎想象...全文
 [组图共2张]
图片 原图 赞[21968] 原文转发[8616] 原文评论[1568]
转发理由:新闻报导过贫困家庭孩子的营养不良问题,不仅影响身高,还影响智力发育。荷兰导演伊文斯1934年纪录片《博里那杰的悲哀》里比利时矿工孩子就有这问题//@jayway4:参加过一次教学调查,学校在特别偏远的地方。主要是农民孩子和打工子弟,六年级学生身高像市区四五年级的,男生平均矮一头女生矮半头。广州  
赞[9] 转发[4] 评论[0] 收藏 06月01日 21:23 来自iPhone
转发了 黄小邪在纽约VM 的微博:关于长期针对非裔美国人的系统性的种族歧视,已有很多文章阐述,根据我的观察和了解讲一点身边的事例。

以前在芝加哥城南海德园,学校旁边是非裔贫困社区。每天见街上校警、市警巡逻。黑人少年走在街上有时会被警察盘问,偶尔也发生抢劫案件。

但犯罪的根源是贫困和教育。很多家庭的贫困程度超乎想象...全文
 [组图共2张]
图片 原图 赞[21968] 原文转发[8616] 原文评论[1568]
转发理由:公立教育质量也跟社区收入和纳税挂钩,有从一到十的评分,分越高学区房越贵,但朋友说她女儿上的十分的公立小学教育都有点稀松。//@WB-SoB:看《美国工厂》就能感受到。美国...是不可能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再搬回去的...需要受过更好教育的人群。美国的教育要么是昂贵精英教育,要么就是不思进取的公立教育  
赞[1] 转发[2] 评论[0] 收藏 06月01日 21:17 来自iPhone
下页  1/242页
TOP
彩版|触屏|语音
weibo.cn[06-04 20:57]


natelinn@163.c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